倾盖非他,恰宇宙、大名相识。
因结伴、高城山顶,重湖桥北。
载酒鸣筝孤夜舫,寻花踏雪双寒屐。
道人间、放浪有吾徒,堪同客。
情鸥鹭,盟无坼。
才龙虎,酬还敌。
笑荣枯影事,贤愚尘迹。
头在三公犹是黑,眼逢一世当为白。
待重来、鸳水续清欢,宁忘昔。
【注释】
- 唐济武、曹秋岳:作者的朋友。吴山倡和:在吴山唱和。壬午:宋神宗熙宁六年(西元一〇七二年)。
- 倾盖非他:彼此相见很愉快。恰:正是,恰好。宇宙:指天地间广阔的世界。大名:指名望很大,声望很高。
- 结伴:结为朋友。高城山顶:指高高的山顶上。重湖桥北:指西湖的北端。
- 载酒鸣筝:载着酒,吹起筝。独夜舫:独自乘船游湖。寻花踏雪:找花踩雪。双寒屐:两只鞋都是冰凉的。
- 道人间、放浪有吾徒,堪同客:世上的人们常说,放浪形骸的人是我这样的同伴,值得交往。
- 情鸥鹭:像鸥鹭那样自由自在。盟无坼:盟约没有破裂。
- 才龙虎:才华像龙一样矫健有力,才能像虎一样威猛。酬还敌:用才能来报答对手。
- 笑荣枯:对人世间荣耀和衰落都持嘲笑态度。影事:影子的事情,比喻人的声誉。
- 头在三公犹是黑:头上戴着三公的高冠,还是黑色的。眼逢一世当为白:眼中映照着整个世界,应该变成明亮的白色了。
- 鸳水续清欢:继续过着欢乐的生活,就像鸳鸯戏水的欢声笑语不断。宁忘昔:难道会忘记过去的日子吗?
【赏析】
《满江红·唐济武、曹秋岳吴山倡和次韵》,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送别词。该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正任杭州通判,与友人在西湖泛舟,吟风弄月,一时兴起,即席写下了此词。全词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的上片以“倾盖”二字开篇,表明词人和唐济武、曹秋岳三人之间关系亲密,一见如故。接着,词人用“因结伴、高城山顶,重湖桥北”等句子描绘了他们结伴而行时所见的景色,其中“载酒鸣筝孤夜舫”一句更是生动地刻画出了他们的豪放不羁的形象;而“寻花踏雪双寒屐”则进一步烘托出他们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下片,词人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例如,“情鸥鹭”两句,既形容了友人的自由自在,又暗寓了他对友人的羡慕之情;“头在三公犹是黑”一句则是词人对他们未来的期许——即使头戴高冠,仍保持本色;“眼逢一世当为白”一句则是对他们未来成功的祝愿——希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词人的才情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