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按剑明光宫,夜发材官六郡雄。
临轩亲遣上将军,誓扫匈奴成大功。
白羽九边传汉月,霜戈千里排胡空。
辕门岂闻天子诏,帷幄宁多策士风。
书记翩翩尔其选,志勒燕然禅姑衍。
业许原尝念已深,情忧平勃交仍浅。
药囊每拟提荆轲,骢马何曾避桓典。
淮阴恶少旧相轻,朔方健儿知姓名。
身为揖客元戎府,意气秋高出塞行。
二百年来无一战,今日王师遂北征。
便当灭虏始朝食,不击单于不解兵。

诗句原文:

武皇按剑明光宫,

夜发材官六郡雄。

临轩亲遣上将军,

誓扫匈奴成大功。

译文:
武皇在明光宫手持宝剑,
夜晚派出了六郡的雄壮士兵。
皇帝亲临轩窗,派遣上将军出征,
发誓要消灭匈奴建立大功。

注释:

  • 武皇:指汉武帝。
  • 按剑:拿着剑。
  • 明光宫:汉代皇宫名,这里指代皇帝的居所。
  • 材官:指由材官令统领的部队。
  • 六郡:古代中国的六个郡,这里泛指全国。
  • 临轩:站在宫殿的台阶上,表示皇帝亲自指挥。
  • 亲遣:亲自下令出征。
  • 上将军:最高军事指挥职位之一,这里指代大将军。
  • 誓扫:发誓要扫除。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总称,这里特指敌人。
  • 成大功:完成伟大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展现了汉武帝时期军队的强大和决心。诗中“武皇按剑明光宫”描绘出皇帝在明光宫手握宝剑的形象,象征着权威与决断力。接着“夜发材官六郡雄”表达了皇帝在夜晚便命令出动六郡的雄壮士兵,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临轩亲遣上将军,誓扫匈奴成大功”则直接表达了皇帝亲自派遣上将军出征的决心和目标,即消灭匈奴,建立伟大的功绩。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出汉武帝时期国家强盛和军事力量的强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