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丝丝风细。
宿雨林边花曙。
梦彻小楼寒,不省啼莺愁绪。
晴未。
晴未。
著屐看他春去。
【注释】
雨恨(壬午):词人的别号。壬午是宋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任泗州知州。
帘外丝丝风细:指细风在帘缝中穿行的声音。
宿雨林边花曙:夜来新雨过后,天刚放晴,林边花上还沾有露珠。
梦彻小楼寒:梦中醒来时感到小楼寒冷。
啼莺愁绪:啼叫的黄莺引起诗人的愁绪。
著屐看他春去:踏着木屐去看春天如何离去。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心情的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三句写雨后晨曦中的景物。“丝丝”二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细风吹拂着树林的景象。“宿雨”句,点明时间,说明此时天气已放晴。“花曙”句,描绘了花上尚留有露珠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出了春天雨后的美丽景象。“梦彻”句,表明此时词人已从酣睡中醒来,但仍然感到小楼寒冷,说明此时正是早春时节。“不省啼莺愁绪”,写出了词人被春困得无法起床。“晴未”两句,表明词人已经走出了家门,去欣赏美丽的春景。“著屐”是穿着木屐的意思,“看春去”即看着春天如何离去。
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流畅,表达了词人在春天里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