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楼上女,徙倚当双扉。
红妆妙一世,谁不揽容辉。
弦歌入青云,新声亮所稀。
千载为一弹,含意有馀哀。
知音难再得,且复立徘徊。
终日不成曲,零涕沾裳衣。
三叹令人老,游子何时归。

《古诗后十九首》的作者不详,但普遍认为是东汉末年的文人所创作。这些作品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下面将结合原文进行逐句释义:

  • 第1句:“三五楼上女,徙倚当双扉。”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站在三楼的阳台上,她的身影映照在双扇门上,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优雅和美丽。

  • 第2句:“红妆妙一世,谁不揽容辉。” 这句诗赞美了女子的容貌之美,认为无人能比,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美貌的羡慕和赞叹。

  • 第3句:“弦歌入青云,新声亮所稀。” 这句诗描述了女子弹奏乐器的情景,声音高亢激昂,令人耳目一新。

  • 第4句:“千载为一弹,含意有馀哀。”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弹奏乐器的深深感慨,认为这一瞬间的美妙将成为千古绝唱,充满无尽的哀愁。

  • 第5句:“知音难再得,且复立徘徊。”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再次欣赏到如此美好旋律的渴望。

  • 第6句:“终日不成曲,零涕沾裳衣。”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完成乐曲的情景,以至于泪水沾湿了衣裳。

  • 第7句:“三叹令人老,游子何时归。”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的悲伤而感到老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的无奈和期盼。

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音乐的美妙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一个美丽女子与一位文人之间的相遇与别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