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一旦暮,俯仰成兴衰。
不见桑榆云,千里相蔽亏。
黄金苦易尽,红颜安可为。
如何膏粱士,拂拭使人悲。
杂兴 其十
注释:
古今一朝暮,俯仰成兴衰。
不见桑榆云,千里相蔽亏。
黄金苦易尽,红颜安可为。
如何膏粱士,拂拭使人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杂兴》组诗中的第十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时间、青春和爱情的感悟和思考。
“古今一朝暮,俯仰成兴衰”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自古以来,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人们只能感叹时光荏苒,无法改变。在这里,“一朝暮”指的是一天之内,“兴衰”则是指兴盛和衰败。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无奈。
“不见桑榆云,千里相蔽亏”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道理。作者以桑榆之云为例,说明太阳落山后,云朵会遮蔽天空,使得远处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这里,“桑榆云”象征着人生的晚年或者老年时期,而“千里相蔽亏”则表示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视野和视野范围会受到限制。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晚年的无奈和感慨。
在第三句中,“黄金苦易尽,红颜安可为”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作者认为,黄金虽然珍贵,但终究会用完;而红颜美女也难逃衰老的命运,这一切都是短暂的。这里的“黄金”和“红颜”分别代表了物质财富和美好外貌,都是人生中短暂且易逝的东西。这种对比强调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最后一句“如何膏粱士,拂拭使人悲”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在这里,“膏梁士”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他们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因为生活的无常而感到悲伤。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富贵生活背后空虚与悲哀的认识。
这首杂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无常和美好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爱情的深刻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