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书摇落度江来,为忆风流许掾才。
曾是支公门下客,秋光偏在雨花台。
注释:
鸿书——书信。鸿,书信的意思。
摇落——飘散、凋零。
支公门下客——指东汉时隐士支遁。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前代文人的七律。首句是说,从远方传来了给水部尚书的信。“鸿书”一词,出自汉代苏武在匈奴流放时,与李陵书信往来,以抒胸中愤懑之情。《汉书·苏武传》载:“(武帝)使使持节诏武还归国。……武辞曰:‘臣无可言者。愿陛下宽慰之。’因扑地泣。…帝惊问其故,武谓:‘天子即不弃武,今亡一降虏哉!纵令得归,终无全处。妾既为陛下搏尽力,今不得同奖王室,虽杀之未足以明大义也。”诗中用“鸿书”二字,正是指这种信,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是说:想起那些曾经风流才子许掾。这里的“风骚”指文采风流,“才”,才能。
第三句是说:你曾做过我的门下客人,如今却只能独坐在雨花台上,观赏秋风秋雨中的景色,而无法与你共话天伦。这里的“支公”指的是晋末名士谢安,谢安隐居东山时,有人劝他出来做官,谢安回答说:“山泽之士,自有清耳。”后来人们便称隐居山林的人为“山中宰相”。这里用谢安自比,表示自己的隐居生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