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水初漫,日斜山更明。
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
扫石看题字,临流试濯缨。
桥南一亭好,新得翰林名。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虎山桥的所见所感。
“雨后水初漫,日斜山更明”描述了虎山桥下的景色:雨水过后水面开始荡漾,太阳斜照使得山峰显得更加明亮。这里的“水初漫”和“日斜山更明”都是对景色的描述,而“地居吴下胜”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
“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进一步描绘了虎山桥所在的地区。这里提到“吴下胜”,意味着这个地方有独特的魅力;而“人似越中行”则表明这里的居民像越人一样生活。
“扫石看题字,临流试濯缨”描述了诗人在虎山桥的活动。他拿起扫帚清理石头上的字迹,然后在流水边试洗自己的帽子。这里的“扫”、“看”、“临”、“试”都是动词,描述了诗人的动作。
“桥南一亭好,新得翰林名”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这句话描述了虎山桥南边的一座亭子很好,而且诗人自己刚刚获得了翰林院的职位。这里,“桥南一亭好”是对亭子的赞美,而“新得翰林名”则是诗人获得官职的喜讯。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虎山桥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诗人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