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木为梁处,舟车日夜过。
彩虹垂饮渚,灵鹊下填河。
雪水西从蜀,湖流北受沱。
吞崖溷牛马,鸣濑失蛟鼍。
【解析】
题干“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六 板桥春涨”是解题的关键,此诗选自《华容十咏》,作者是宋代文人苏轼。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长江边板桥上的景象。
首句“横木为梁处”,写板桥的构造,这是全篇描写的起点,为下文作铺垫。“舟车日夜过”,点明板桥的地理位置及功能。接下来三句分别写江面景色:彩虹垂饮渚(垂钓),灵鹊下填河(飞来)。这里用“垂饮”形容彩虹,用“填河”形容灵鹊,生动传神,富有情趣。接着三句写江水源头,“雪水西从蜀,湖流北受沱。”意思是说,来自四川的雪水奔流不息,从湖北流入沱江。这几句中蕴含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吞崖溷牛马,鸣濑失蛟鼍。”意思是说,峡谷里的水浑浊不堪,淹没了牛马,湍急的水流声把蛟和鼍吓跑了。这两句以“吞”、“溺”、“失”三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狂暴与凶猛,也表现出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所表现出的惊惧、无奈的心情。
【答案】
注释:①横木为梁处:横木搭成桥梁的地方。②舟车日夜过:指船只和车辆在江面上昼夜不停地往来航行。③垂饮渚:垂钓在江中的沙洲。④填河:飞来横渡江流。⑤蜀:四川。⑥受:接受。⑦混:浑浊。⑧鸣濑:指瀑布发出的轰鸣声。⑨蛟:一种水中的大龟。⑩鼍(tuó):即扬子鳄,爬行动物,又称四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