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仲章鹿园公表之子也少有异禀与兄谦甫读书溪桥之上每尽一卷辄投诸溪流及覆诵不失一字稍长补诸生鹿园公使从罗念庵王龙溪钱绪山诸游复受业于唐荆川之门传其诗学后袭官督漕历迁广东参将时濲阳赵公志皋以忤当轴自出为外台讲道于浮丘寺同官俱莫敢往公独角巾造讲席辨难交甚驩会有蜑贼剽海上当事冀张其势报首功公毅然曰若辈鼠窃遣一校缚致麾下耳何烦出兵当事意拂然公遂解组归里后海上出师所杀卤多无辜人言藉藉始共叹服公公既归湖上读书西溪墓舍一时名士如焦公竑冯公梦祯屠公隆共推公为芙蓉池社长常相从言理诗律往来然公虽閒居未尝一日忘国每接邸信视令下便否为忧喜动于颜色自矿税议起中贵人叫嚣四出公语子邦孚曰天下从此多事矣顾中外久弛兵汝曹身为将诘戎待变是其职也未几而贼起卒年七十有三公性居父母丧断酒肉庐墓三年每讳日设祭思先人所嗜辄泣下鹿园公有遗妾事之如母事庶兄谦甫如父待亲族俱有恩非祭祀燕宾客不伤一物命即僮仆未尝詈为奴叱咤不及犬马生平于文史外他无所嗜好口不言财即衡量会计俱所不解以是历官二十年薄田仅足给饘粥世所称仁人长者唯公足当之及在病中梦啖柏叶松果五内俱香次日以诗寄诸故人复作答武林黄翼庵书其词累牍至三日招禅人数辈诵梵经彻夜及东方渐白公遂逝所著曰皆非集
生卒年:?-?
镇国将军万达甫
查阅内容
【注释】 ①玄默:僧人的雅号。②汲(jí):打,提。③云:指云气。④携蔬共鹿:携带食物和草药与白鹿一同归隐。⑤易:指《周易》。 ⑥推户:推开门。山:指山中。⑦竹屿:即“竹屿间”,竹丛中。⑧竹屿:指竹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时写给朋友的。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首联两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用“只合老禅关”概括自己的生活态度,“汲水同云出
代笼鸟语 我本无羁物,劳君爱念频。 飞鸣聊自适,饮啄每相亲。 绿树无知己,朱阑是故人。 何时成羽翰,花坞望来轮。 注释: 1. 无羁物:没有束缚的东西。 2. 劳君爱念频:让你为我牵挂得频繁。 3. 飞鸣聊自适:在飞翔和鸣叫中寻找自己的快乐。 4. 饮啄每相亲:吃食和饮水时都能感受到彼此的亲近。 5. 绿树无知己:孤独地生活在绿树之中,没有知心朋友。 6. 朱阑是故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万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纯阳真人(道教中的神仙人物)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游万山观壁间有纯阳亲笔像及遗药尚存肃然瞻企因成一诗 - 翻译:游览万山观赏壁上纯阳真人的画像以及遗留下来的草药,我感到非常敬畏,于是坐下来创作了一首诗。 - 注释:纯阳真人是道教中的仙人,此处指的是他留下的画像和草药。 - 赏析
【赏析】 此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作者在普寺中,遥望海天一色,海鸥鸣叫,蜃气升腾,禅林幽静,山门无人把守,麋鹿自由自在的栖息于门前。全诗意境高远,语言清丽,富有情趣。 过海上普寺(其一) 丹阁藏山翠,深林独步馀。鸟喧侵佛座,蜃吐捧禅居。 注释:丹阁隐藏在青山翠谷之中,深林里独自漫步余留。鸟儿鸣叫,侵扰着佛座,海市蜃楼喷吐,守护着禅寺。 赏析:首联“丹阁藏山翠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游子悲衰暮,离怀岁欲更: - “游子”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这里特指诗人自己。 - “悲衰暮”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日落时感到的悲伤和衰老之情。 - “离怀岁欲更”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别的心情也越发强烈。 2. 月明车迹稳,霜重褐衣轻: - 描述了月光明亮时车辆行驶的痕迹显得更加稳定,而霜降使得衣物感觉更加轻薄。 -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访公群弟山中书舍”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行踪,是写诗人寻访友人而到山中书舍;“小窗书数帙”两句写诗人在山中书舍里专心致志读书的情景,其中“禁足似禅关”,用典贴切。“读罢听啼鸟,文成看远山”两句写诗人读书至深夜才听到鸟儿的叫声,看到远处的山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过仙芝山房 溪上成幽隐,逾山景更清。 超然绝尘想,静里只空明。 月落钟声远,蛩喧夜气生。 明晨携一衲,窈窕又山行。 注释: 1. 溪上成幽隐:在溪边形成了幽深的隐逸之地。 2. 逾山景更清:越过山峰后景色变得更加清晰。 3. 超然绝尘想: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纷扰。 4. 静里只空明:在安静的环境中,只有光明和虚空存在。 5. 月落钟声远:月亮落下时,寺庙的钟声传来很远。 6. 蛩喧夜气生
过镇鳌山小庵 【注释】:鳌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偶从幽巷里,松下得荆扉 【注释】: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 种药秋初熟,缘篱岂正肥 【注释】:秋初,指秋季的开始。缘,沿着。篱,栅栏。岂,表示反问语气。“肥”在这里是形容词,指茂盛、丰富。 不知茅屋外,更有海云飞 【注释】:茅屋,草屋或茅草屋顶的房子。海云,形容云彩像海一样广阔,这里借喻天空。 林叶风声细,归来雨洒衣 【注释】:林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古刹开奇胜”句意:古老的寺庙开张着奇异的胜景,这里指江心寺风景奇特。“群峰四望遥”句意:群山环绕着远方的景象。“帆樯浮浩荡”句意:船帆在水面上飘荡。“尘阁起岧峣”句意:高耸的阁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清磬龙听法”句意:清脆的梵音仿佛是龙在聆听佛法。“空阶月送潮”句意
【注释】 过山中僧舍竹里桃花盛开:路过一座山中的和尚的房屋(僧人的居所),在竹子里看到桃花盛开。 重门竹院环深绿,一树繁红向日舒:重重的竹门围绕着竹林而建,竹林深处,一棵桃花盛开着。 芳意自怡山蝶性,春光亦到野人居:桃花的芬芳自然让人感到愉悦,山中的蝴蝶也喜欢春天的到来。 闲阶影落翻经处,小径香飘散社馀:我随意走在台阶上,阳光下的影子落在了一本翻开的经典上;小路上弥漫着花香
相关推荐
谢肇浙是一位明代博物学家和诗人,字在杭,福建长乐人。 谢肇浙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博物学研究者。他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丰富多彩,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谢肇浙的生平、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生平经历 - 早期生活:谢肇浙出生于明朝时期的钱塘(今浙江杭州),其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萧岐并非明代诗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明代的诗人和官员,字尚仁,泰和(今属江西)人。萧岐在洪武十七年被诏征贤良,尽管他多次上书直言不讳地批评当时的帝制,却因忤旨而被贬谪至楚雄训导,后改任凉州。然而,他在仕途中并未放弃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其作品在明代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评价。 关于萧岐的生平,他五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侍奉祖父母尽孝道,有司数次荐举他为官而不赴,表现出他的坚持与高洁品格
明江西南城人,字维德,号近溪。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太湖知县,擢刑部主事,历宁国知府,官至云南布政司参政。 坐事罢。 学于颜钧,为王艮再传弟子,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讲学于广慧寺及两浙、闽广等处。 有《孝经宗旨》、《明通宝义》、《近溪子文集》等。 生卒年
魏偁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其生平与作品深受后人所敬仰和传颂。下面是关于魏偁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籍贯:魏偁,字达卿,出生于明朝的浙江鄞县。 - 教育背景:由府学生贡礼部,廷试第一名,后被任命为石城县训导。 2. 文学成就 - 诗作风格:魏偁以诗文名于世,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还表达了对友情、故乡和历史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