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几载傍胡尘,此日骊歌济水滨。
白首谈兵君自见,何须更问请缨人。
【注释】
送徐汝思:即《送人》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徐汝思:名不详,可能是杜甫的朋友或门生。汝:古时对女子的称呼,这里用作尊称。
骊歌:即战歌。古代在战争中胜利之后,为了表示庆贺,往往奏起战歌来,以示不忘战争。
君自见:意思是你自己已经看到了。君:代词,指代“我”。
何须更问请缨人:意为你何必再向那些请缨求战的人请教呢?请缨: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楚成王派大夫申舟去秦国请求援救,秦穆公不答应,并派人送信给晋国的子反说:“以郑国为东道主,吾不复使子反往矣。”子反于是请缨前往。后来子反在回国途中被楚国杀害。请缨:指出使别国,请求援助。缨:系帽的丝带,借指帽子、头巾。
赏析:
这首诗首句写诗人与徐汝思分别后,又经历了几年的艰难岁月;次句写诗人在骊山脚下听到将士们唱响了胜利的军歌声,这是胜利的欢呼,是和平的号角;第三句写诗人看到老朋友徐汝思已经从戎作战,取得了胜利,用不着再去向他讨教什么;最后一句则是对徐汝思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全诗感情真挚,意境雄壮,风格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