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何时归,山中春草夕。
莫将白云庐,不及红尘陌。
”`
山中
君去何时归,山中春草夕。
莫将白云庐,不及红尘陌。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山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君去何时归?山中春草夕”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与期盼。接下来的“莫将白云庐,不及红尘陌”,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注释:
- 君去何时归:询问友人何时能回到自己身边。
- 山中春草夕:在山中送别之后,夕阳西下,春草青青。
- 莫将白云庐:不要像居住在白云之中一样,超然物外。
- 不及红尘陌:这比红尘中的路途更加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的情感的抒发,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