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已废前朝榜,万岁新更此地颜。
何事游人浑不解,叩门犹问冶城山。
【注释】
飞龙已废:飞龙,指飞龙阁,在今江苏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南麓。前朝榜:指南朝梁武帝时所铸的《大通铜镜》,因铸于飞龙山而得名,后废毁,故云“废”。万岁:唐高宗年号。新更:重新铸造。冶城山:一名冶山,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西面约20公里处。
浑不解:全不知道。叩门犹问:仍到山门叩问。浑:副词,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怀远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游人对冶城山的好奇询问,表达了自己对历史遗迹的无限感慨和惋惜。
首句“飞龙”即指历史上著名的飞龙阁,在今南京附近,原为东晋孝武帝时刘毅所建,后毁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诗题中的“游冶城山”,当是指游冶城山上的飞龙阁,也就是当年刘毅所建的飞龙阁。这里用“飞龙已废”来点明飞龙阁的废弃。第二句紧承上一句,说如今皇帝改元了,又在这里建造了新的宫殿,这当然也是史有其事。但诗人似乎觉得这样的改变太平常、太简单了,他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呢?”第三句就接二连三地发问:“何事游人浑不解?叩门犹问冶城山。”原来这些游人对于这种改变并不感到奇怪、不解。他们仍然像过去一样,到山上去敲门问讯,好像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山一样。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情,也表明了他对历史的眷恋和怀念。
这首诗写得十分含蓄曲折,而感情却表现得非常深沉、真挚,读来令人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