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海今时领外台,书生谩说请缨来。
霜威瘴疠三山尽,杀气波涛万里开。
揽辔本朝元楚望,谈兵当代一边才。
朝廷近有留中疏,柱史星光切上台。

【注释】:

横海:即横江,泛指南方。领外台:指执掌外藩之权。书生:指有志向的读书人。请缨来:指请缨报国,即请缨赴边。霜威:严霜威风。瘴疠: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疾病。三山:泛指南方群岛。波涛:波浪。揽辔:执鞭驾驭马缰。本朝:指唐朝。楚望:指楚州望见的景色。谈兵:指讨论军事问题。留中疏:未上奏的奏章。柱史:掌管文书的官员,这里暗指蔡京。切上:指立即上奏。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与友人告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对其壮志未酬的无限惋惜。

首句“横海今时领外台”,描绘出一幅宽广的海面景象,象征着广阔的疆域和无垠的海洋。这里的“领”字,既指执掌外藩之权,也暗示着即将踏上征途的决心和勇气。诗人以“横海”为引子,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征程的期待,也寄托了对他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颔联“书生谩说请缨来”,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的抱负和使命。这里的“书生”一词,既是对友人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其才华的一种赞美。而“请缨来”则直接表达了他渴望投身国家大事、建功立业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和阻碍,使得他的抱负难以实现,只能无奈地感叹自己的无力。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友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颈联“霜威瘴疠三山尽,杀气波涛万里开”,则是对友人未来征程的描绘和祝福。这里的“霜威”和“瘴疠”都是南方特有的气候和环境特征,它们的存在无疑会给旅途增添不少困难和危险。然而,诗人却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些困难和挑战,认为它们都是通向成功的必要经历。同时,“万里开”这一意象,也象征着希望和机遇的无限可能,预示着友人的未来将会充满光明和希望。

尾联“揽辔本朝元楚望,谈兵当代一边才”,则是对友人的赞扬和期待。这里的“揽辔”指的是执掌权柄、治理国家的意思,而“本朝”则是指唐朝这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友人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许。同时,“谈兵”一词,则是对友人军事才能的一种肯定,意味着他将会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期望,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鼓励。

整首诗在送别友人的过程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相结合,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思想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