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萧萧一剑持,出门长啸向京师。
生平不受公孙识,慷慨思酬国士知。
海内一家天地位,江东千里帝王基。
文章欲借山川助,游说羞将口舌移。
沈老着鞭殊觉早,荀君张弩未为迟。
义兴取道聊从便,溧水浮槎信亦宜。
绿树莺花堪对酒,青云轩冕本无期。
新亭流涕成何事,独立春风细咏诗。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逐字释义:

  1. 匹马萧萧一剑持,出门长啸向京师。
    马儿嘶鸣,我手持剑,昂首阔步地走出家门。

注释:马匹嘶鸣的声音,形容马儿的雄壮和威武;”萧萧”形容马嘶声的响亮;”一剑持”指手拿剑,表现了诗人英勇果敢的形象;”出门长啸”表示诗人要离开故乡去往京城。

赏析:诗人骑马出行,挥舞着手中的剑,充满豪情壮志,准备投身于国家大事之中。

  1. 生平不受公孙识,慷慨思酬国士知。
    我一生未曾接受过公孙识别(即公孙龙,战国时的名家学派代表人物)那样高深莫测的学说(或称“公孙识”为“高深莫测”,这里用来形容公孙龙学说的玄妙),但我要慷慨激昂地报答那些对我有知遇之恩的国家栋梁。

注释:公孙龙,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家学者。公孙识别,可能是指公孙龙的高深莫测之学。”平生”指一生;”不受”意为不接受、不采纳;”慷慨”指心情激动的样子;”思酬”意为想要回报;”国士知”指国家中的贤才。

赏析:诗人虽然未接受到高深莫测的学问,但他立志要报答国家的栋梁之才。

  1. 海内一家天地位,江东千里帝王基。
    四海之内,都是一家人。天上的星辰像棋盘一样排列得井然有序。江东的土地辽阔,就像帝王的基业。

注释:这里的“海内一家”意指天下一家,意味着天下人都是一家人,没有分彼此;“天地位”比喻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和谐有序;“江东”指南方,这里泛指江南地区;“帝王基”指帝王的根基或者基础。

赏析:诗人认为四海之内是一家人,天上的星象井然有序,而江南之地广阔,正如帝王的基业一般。

  1. 文章欲借山川助,游说羞将口舌移。
    我希望借助优美的山水来撰写文章,而不愿意通过言辞来游说别人。

注释:这里所说的“文章”可以理解为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山川”指的是自然景观;“游说”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口舌”指嘴巴和舌头,引申为言辞。

赏析:诗人渴望在文章中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并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来打动读者,而不愿意仅仅靠口舌之力来影响他人。

  1. 沈老着鞭殊觉早,荀君张弩未为迟。
    沈老骑着马赶路似乎很急迫,荀君拉弓射箭还未来得及。

注释:沈老指沈约,南朝梁代文学家;”着”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骑在马上;”鞭”是指马鞭子;”殊觉”意为感觉上似乎;”荀君”指荀勖,西晋时期的官员;”张弩”指拉开弓箭。

赏析:诗句表达了沈约和荀勖两位文人各自在行动上的先后顺序,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急迫感。

  1. 义兴取道聊从便,溧水浮槎信亦宜。
    我决定从义兴这条路出发,因为那里方便;而溧水的浮槎也适合我乘坐。

注释:义兴,地名,这里代指前往义兴的路上;”取道”指选择道路;”聊从便”表示暂且听从自己的心意;”溧水”是地名,这里泛指河流、湖泊等水域;”浮槎”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用木筏漂浮水上。

赏析:诗人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最合适的路线和方式进行出行。

  1. 绿树莺花堪对酒,青云轩冕本无期。
    在绿树下欣赏莺歌燕舞,与朋友一起饮酒谈心真是惬意;青云之上的官服早已不再属于我。

注释:莺歌燕舞,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堪”可以,合适的意思;”青云”指官场,也常用来比喻高位;”轩冕”指官帽,古代官员戴的帽子,也用来比喻官职。

赏析:诗人在美丽的春日里邀请友人们一同饮酒赏景,享受着悠闲的生活时光。同时,他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

  1. 新亭流涕成何事,独立春风细咏诗。
    在新亭边我不禁流泪,独自站在春风中细细吟诵诗歌。

注释:新亭是三国时东吴孙权为纪念周瑜设宴饯别他而建的园林;“流涕”指落泪;“新亭”代指新亭宴饮之事;“咏诗”指吟诵诗歌。

赏析:诗人在新亭因某种原因而流泪,独自站在春风中吟诵诗歌,表现出他的孤寂之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