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风流盛柏梁,一时才子羡为郎。
归来东海桃三熟,谏罢金门草数行。
谪籍只今人欲尽,除书何意客相忘。
黄公虽道商岩起,家本鄞山是故乡。
诗句翻译
汉帝风流盛柏梁,一时才子羡为郎。
归来东海桃三熟,谏罢金门草数行。
谪籍只今人欲尽,除书何意客相忘。
黄公虽道商岩起,家本鄞山是故乡。
注释解析
- 汉帝风流盛柏梁: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宫中建筑柏梁台,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景,展现了汉朝时期的繁荣与富丽。
- 一时才子羡为郎:指在汉朝时期,许多有才华的人羡慕能够成为朝廷的官员,特别是皇帝身边的侍从或官员。
- 归来东海桃三熟:表示诗人回到家乡后,见证了东海之滨桃花三次盛开的美好景象。
- 谏罢金门草数行:暗示诗人曾向皇帝进谏,但因直言而被罢免,而他在被罢免后,只能默默地整理文件。
- 谪籍祗今人欲尽:表达了诗人现在看到朝廷中已经没有太多可以贬谪的人才,可能意味着社会清静,也可能是自己已到暮年。
- 除书何意客相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远离官场的纷争,回归自然。
- 黄公虽道商岩起:这里的“黄公”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商岩”可能是一位有声望的官员,诗人虽然知道这位朋友正在崛起,但他仍然选择归隐。
- 家本鄞山是故乡:鄞山,地名,位于现在的宁波,诗人出生或成长的地方。这表明诗人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汉朝的盛世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通过对汉朝皇宫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繁荣昌盛;颔联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处境——被迫离开朝廷,但仍心系天下。颈联中的“除书”象征着诗人对官场的厌倦,表达了他对于退隐的向往。尾联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