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风尘道路难,天涯金尽俗相看。
自怜华发冯唐老,谁问绨袍范叔寒。
病起清樽开雨雪,归来春草遍长安。
故人海上悲摇落,拟共秋涛把钓竿。

【注释】

  1. 范大澈:指唐代诗人范蠡。
  2. 风尘:比喻官场的污浊。
  3. 自怜华发冯唐老:冯唐,西汉人,年老而不得重用,感慨时运不济。
  4. 谁问绨袍范叔寒:范叔,范蠡,以绨袍赠知己的故事。
  5. 病起清樽开雨雪:病起,病愈后饮酒作乐。
  6. 长安:古都城名,这里泛指京城。
  7. 故人:老朋友。
  8. 摇落:凋零,衰落。
  9. 拟共秋涛把钓竿:准备在秋天与海潮一起钓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范大澈的诗。诗中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以及朋友的不幸遭遇。全词风格沉郁悲切,意境高远苍凉。
    开头两句写送别的时间、环境。十年来,作者在官场上历尽艰险,如今要与友人告别,自然感到难舍。此时,天涯路遥,又逢金尽,世俗的眼光又是如何地鄙薄啊。
    第三句“自怜华发冯唐老”化用汉代冯唐自比,感叹自己衰老无用。“华发”,白发。冯唐,汉文帝时为云中太守,因推荐贤能,被文帝召见任太中大夫。这里以“华发”暗喻自己的年老;冯唐,以范蠡自比。这一句是说,自己虽然老了,但仍然怀有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希望有朝一日能施展才华,为国效力。
    中间四句写离别之情。第四句“谁问绨袍范叔寒”,写友人即将离去,不知将去何方,是否还能像当年一样得到朋友的帮助。范蠡(字少伯),春秋战国时楚国人,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名就,遂辞官归隐于江湖,泛舟五湖之间。后来听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决心报仇雪耻,便毅然从命。越国灭吴之后,范蠡功高震主,越王勾践恐其报复,派人请他到齐国去做宰相,他坚决推辞了。最后终于隐居于陶邑(今山东定陶县东南)。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他在齐国当丞相三年之后,因遭嫉妒而被诬陷入狱,受尽酷刑。后来他逃出魏国,又逃到秦国。秦昭襄王想让他帮助秦国兼并六国称霸天下,但范雎认为时机不成熟,于是装疯卖傻混日子,直到秦昭襄王去世,他才东山再起。第五句“谁问”即“谁问”,意思是范蠡现在已不在世间,你将到哪里去呢?第六句“范叔”,范蠡的号。《史记》记载:“范蠡既贵显,乃解相印绶,尽散所用财物辅助宾客及故乡亲交……故世人谓之‘鸱夷先生’。”第七句写范蠡晚年生活孤独凄凉。
    末两句写别后情景。第八句“病起清樽开雨雪”,病好了,打开酒樽畅饮。第九句“归来春草遍长安”,回到京城长安,只见满街都是春天生长的草木。这句写诗人离开朋友后,重返京师的情景。“长安”,这里代指首都长安。
    第十句“故人海上悲摇落”,老朋友现在正在海上飘泊。这一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摇落”,草木萧萧落下的样子。
    结尾四句写诗人的打算。诗人想到海潮涨起时,可以同友人一起钓鱼。这里的“秋波”是借指潮水。“钓竿”,指垂钓用的长竹竿。“秋涛”指大海。诗人打算趁此良机与范蠡共钓,表达自己与朋友生死与共的愿望。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抒发了对朋友的同情和惋惜之意。同时,诗歌也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