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鸿书杳不闻,相看梅发尚离群。
天涯薄宦堪知我,世上虚名好误君。
杪岁西山逢雨雪,怀人汉苑见春云。
往时载酒扬雄宅,诸子谈经坐夜分。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岁末时节,与友人久别重逢,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五律。
“南国鸿书杳不闻,相看梅发尚离群。”首句说,我那南方的书信已杳无音信,你远隔千里,音讯全无,只能看到你在梅花盛开时还孤独地离开群体。“南国”是作者的家乡,“鸿书”即指家书。“杳”字用得极为传神,说明书信已寄出很久而没有消息,表明作者对朋友的关切之情。“离群”,是说自己因公务在外,不能像朋友那样相聚,感到寂寞。“梅发”是说,虽然已是冬天,但梅花依然开放,可见作者此时的心情是苦闷和忧郁的。
“天涯薄宦堪知我,世上虚名好误君。”第二句说:“我在天涯飘泊为官,生活贫寒,这才知道只有你能理解我。”“薄宦”,是说仕途不顺,生活潦倒,这里表达了作者的辛酸和无奈。“虚名”,是说虚有其表的名誉。“好误君”,意思是说,这些虚有的名声,反而害了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忠告。
“杪岁西山逢雨雪,怀人汉苑见春云。”第三句说,到了年底,在西山上遇到了雨雪。“杪岁”是一年将尽之时。“汉苑”是汉朝的皇宫,在这里代指京城。“雨雪”二字渲染出一种凄清寒冷的气氛;“春云”则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里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比喻自己的心情的变化。
“往时载酒扬雄宅,诸子谈经坐夜分。”四句回忆往日一起饮酒赋诗的情景。“扬雄”“诸子”是指汉代著名的文人扬雄,他的儿子扬子云也以文才著称于世。“夜分”是深夜,这里用来形容他们在一起吟诗作赋、通宵达旦的情景。“诸子”是泛指同辈的人,这里指的就是作者和友人。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他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远,想象丰富奇特,善于利用夸张和奇想来创造惊人的艺术效果,被誉为“诗中之诗,文中间之”。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如《蜀道难》、《行路难》等,更是广为流传。他的诗歌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尤其是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译文】
我寄给你的信,不知是否已经收到?我们分别已有一段时间了,你还是那么孤单,没有同伴。
你在天涯漂泊为官,生活艰苦,我深知其中的艰难。世上虚名虚利,只会误人子弟。
一年将尽之时,我在西山上遇见了雨雪,心中想念着你在汉苑见到春天的云彩。
回想起当年我们曾在一起饮酒吟诗,彻夜长谈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