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青山漾碧流,画中风景似扬州。
隔江明灭渔人火,出岸高低估客舟。
去燕来鸿千古事,闲花野草一春愁。
不知谁在红尘外,独向蕃釐观里游。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绿树青山漾碧流,画中风景似扬州”
  • 注释: 绿树和青山在水中形成倒影,仿佛在流动的画卷中。这里的“扬州”可能指的是一个著名的美丽城市,也可能是指画中的某个地点,具有某种文化或历史意义。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用“绿树青山漾碧流”形容水波荡漾,增添了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提到“画中风景似扬州”,表达了画作之美足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扬州城,体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的紧密联系。
  1. “隔江明灭渔人火,出岸高低估客舟”
  • 注释: 隔江的渔火时明时灭,而出岸的客舟则显得高耸、低矮,形象地描述了船只的大小和位置。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渔人和客舟的描述,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渔火的明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繁忙,而客舟的高矮则反映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境遇和身份。
  1. “去燕来鸿千古事,闲花野草一春愁”
  • 注释: 燕子南飞,大雁北归,这些自然现象被用来象征时间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野花野草则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和短暂的美好。
  • 赏析: 此句运用了传统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对比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1. “不知谁在红尘外,独向蕃釐观里游”
  • 注释: “红尘”常用来形容世俗的生活,而“蕃釐”则是梵语,意为清净、平和之地。此处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寻找心灵净土的愿望。
  • 赏析: 此句以“不知谁在红尘外”设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疑惑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而“独向蕃釐观里游”则表明了诗人愿意独自去寻找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