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岚摇旦景,白云倏掩护。
道逢山下人,借问山中路。
石门几许深,龙潭竟何处。
长松不可攀,高鸟邈焉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1. 蒙山
  • 注释:蒙山,即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中国的五岳之一。
  • 译文:诗中提到的“蒙山”指的是泰山。
  1. 晴岚摇旦景,白云倏掩护
  • 注释:晴岚,是指晴朗天气中形成的云雾;旦景,指早晨的景象;倏,意为突然,迅速。
  • 译文:在清晨的阳光下,泰山被云雾缭绕,显得朦胧而神秘。
  1. 道逢山下人,借问山中路
  • 注释:道逢,是指在路上遇到;山下人,可能是指山脚下的人;借问,意为询问。
  • 译文:在山路上遇到了山下的行人,便上前询问山路的去向。
  1. 石门几许深,龙潭竟何处
  • 注释:石门,可能是指泰山上的某个景点或路径的名称;龙潭,指传说中龙居住的地方,通常与瀑布相连。
  • 译文:询问了山路的去向后,发现通往山顶的路并不明显,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之处。
  1. 长松不可攀,高鸟邈焉去
  • 注释:长松,可能是指高大挺拔的树木;高鸟,指高飞的鸟儿。
  • 译文:山上生长着许多高耸入云的松树,但它们看起来难以攀登;高飞的鸟儿也消失在远方,让人感到遥不可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景色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诗人通过描写云雾、山路上的风景以及遇到的人们和动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