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竹先生爱修竹,常在深林玩幽独。
恨不同生湘浦中,此身化作苍筤玉。
稚子才生锦苞束,凤梢未展烟霄绿。
可是谁收嶰谷枝,先生已入横吹曲。
秦娥一去几千年,两两随鸾向远天。
彩云落漠无消息,祇有遗恨与世传。
于今笋长摩霄汉,怀湘未识先生面。
月想云疑梦里魂,风号雨泣湘江岸。
波寒七泽烟光乱,洞庭弥望君山断。
叹尔湘妃共此心,至今斑竹临江见。
我也同为失怙人,俱从少小作穷民。
九泉无路追英魄,千古常悲暗损神。
君不见申生不辩遭谗肉,伯俞泣杖何曾辱。
膝下宁为效死儿,人间不作无情物。
【注释】
①怀湘歌:怀湘,指怀念湘妃(即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湘妃传说是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其泪所化的斑竹和湘水,为后人传颂。
②近竹先生:指修竹先生,指隐士陶渊明。
③常在深林玩幽独:“常”通“倘”,如果。深林,指竹林。修竹,指高洁的竹子。
④此身化作苍筤玉:指修竹先生化为高洁的竹子。苍筤,青翠的竹子。
⑤稚子才生锦苞束:指幼小的竹子只有刚长出花苞。锦苞,指花苞。
⑥凤梢未展烟霄绿:指花苞未展,如同初展凤凰羽毛般婀娜。凤梢,凤凰的尾羽。
⑦可是谁收嶰谷枝:嶰谷,一种树木名。这里比喻湘妃的化身。嶰谷枝,湘妃的化身。
⑧先生已入横吹曲:《汉书·礼乐志》有“横吹曲”一章,《楚辞·九歌》中有《云中君》、《湘夫人》等曲,都以湘水流域的神话传说为主题。此处借指湘妃的化身。
⑨秦娥一去几千年:相传湘水女神名娥皇、女英,她们的故事与屈原有关,屈原死后,她们也随屈原而去,成为传说中的湘水女神。秦娥,湘水女神。
⑩两两随鸾向远天:传说中湘江女神娥皇、女英驾着祥云,向洞庭湖飞去,她们的化身也在湘江两岸,所以称为“两两”。
⑪彩云落漠无消息:彩云落漠,形容湘江一带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彩云,指美丽的彩霞。
⑫祇有遗恨与世传:只留下遗憾,永远流传后世。祇,只。遗恨,遗留下来的遗憾和怨恨。
⑬于今笋长摩霄汉:如今,竹子生长得高耸入云。摩霄汉,指直上云霄。
⑭怀湘未识先生面:没有见过修竹先生。怀湘,指对湘水一带的怀念。
⑮月想云疑梦里魂:月亮和云影让人怀疑是梦境里的幽灵。想,思念。
⑯风号雨泣湘江岸:风雨呼啸,哭泣声震响在湘江岸边。
⑰波寒七泽烟光乱:湘江水寒冷,七泽的雾气弥漫,烟雾缭绕的景象。
⑱洞庭弥望君山断:洞庭湖的水波浩渺,君山被淹没在湖中。弥望,无边无际。
⑲叹尔湘妃共此心:感叹湘妃们和你一样,都有一颗共同的心。
⑳至今斑竹临江见:至今还有斑竹长在江边,见证当年的湘妃故事。斑竹,即湘妃的化身。
㉑我也同为失怙人:我也是像湘妃一样失去亲人的人。
㉒俱从少小作穷民:我们都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
㉓九泉无路追英魄:九泉之下没有道路可以追随英烈的魂魄。九泉,指地下的坟墓。
㉔千古常悲暗损神:千古以来,常常悲痛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损害。暗损,暗暗损害。
㉚君不见申生不辩遭谗肉:你没有看见吗?申生太子因为辨不清谗言而被害。
㉛伯俞泣杖何曾辱:伯俞,春秋时代鲁国人,名叫孟皮,字伯俞。他曾经因被人诬陷而流泪伤心。杖,手杖。
㉜膝下宁为效死儿:我的膝下宁愿做忠义而死的儿女。膝下,子女的意思。
㉝人间不作无情物:人世间不会做出无情无义的事情来。作,做出。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当时诗人正在潭州(今湖南长沙)。诗的首联两句说,“我”虽然身处僻远的湘西山区,但仍然喜欢那里茂密的竹林,经常在那里独自欣赏幽静之美。“恨不同生湘浦中”,“恨”是因为不能与湘浦的美丽景色同生。“此身化作苍筤玉”,“此身”是指自己,“化作”则表示无法回到过去。“稚子才生锦苞束,凤梢未展烟霄绿。”这一句是说,那幼嫩的竹子刚刚长出了花苞,就像凤凰的尾巴还没有展开一样。“可是谁收嶰谷枝?”这句意思是问,谁能收留这些由湘妃化身而来的草木呢?“先生已入横吹曲”,“先生”是指隐士陶渊明,“横吹曲”是指《楚辞·九歌》中的一支曲子,其中就有《湘夫人》这首词句。诗人用湘妃的化身来比喻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高尚节操。“秦娥一去几千年”,“秦娥”是指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几千年”则表示时间之久。“两两随鸾向远天”,“鸾”是指凤凰,“两两”是指两个一对。“彩云落漠无消息”,“彩云落漠”指湘江上空云雾缥缈、空茫一片的景象;“无消息”则表示湘江两岸再也没有出现过湘水女神的身影。“祇有遗恨与世传”,“祇”是指只有、仅,“遗恨”指的是对湘妃的哀思,“与世传”表示永远流传下去。“于今笋长摩霄汉”,“于今”是说至今,“摩霄汉”是说生长得高耸入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湘妃化身的思念之情。“怀湘未识先生面”,“怀湘”是对湘水一带的怀念。“先生”是指陶渊明。“月想云疑梦里魂”,“月”和“云影”让人怀疑它们是否就是梦中的幽灵。“风号雨泣湘江岸”,“风号”和“雨泣”都是指风吹雨打的声音。“波寒七泽烟光乱”,“波寒”是指江水冰冷,“七泽”指七条大河或湖泊的积水,“烟光乱”是说烟雾迷蒙、景象杂乱无章。“洞庭弥望君山断”,“洞庭”是指洞庭湖,“君山”是它的一部分,“断”是指被淹没或淹没在湖水之中。诗人通过描绘湘江两岸的景象表达了对湘妃化身的怀念之情。诗人还运用了许多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将竹子比作美人的化身、将竹子比作忠臣的化身等。同时,他还通过对湘江两岸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湘妃化身的怀念和对湘江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