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凿昆明,斩地巨鳌死。
刻石为鲸鱼,扬鬐弄波水。
千年事往不可还,石鲸散失天地间。
偶从睹此异代物,苍鳞剥落苔生斑。
吞流吸海犹掀口,耳边仿佛惊雷吼。
白昼烟昏风雨来,只疑拔起横天走。
君不见铜驼已没荆棘中,金茎荡析今成空。
古时故物尽尘迹,石鲸何用悲秋风。

【注释】

昆明:即滇池,云南的一个大湖。石鲸歌:诗作题目。汉主:指汉代的君主汉武帝。昆明池:昆明池在今云南晋宁县,相传汉武帝曾凿穿昆明池的底,使海中的大鱼巨鳌不得安身,以示威威。“斩地”句:意谓将大地斩开,使海中巨鳖不能生存。“刻石”句:意谓用石头刻成巨大的鲸鱼形状。扬鬐(qí翘):扬起鱼须。“千年事往不可还。”句:意谓历史久远,无法挽回。石鲸散失天地间:意谓石鲸早已失落,不知所终。苍鳞:指石鲸的甲壳。剥落苔生斑:意谓石鲸的甲壳上长满了青苔,显得苍老而陈旧。“吞流吸海”句:意谓石鲸能吞吐流水和海水。掀口:指张开嘴巴。“白昼烟昏风雨来”句:意谓白昼夜间云烟昏暗,风大雨点纷纷而来。“只疑”句:意谓只见它拔地而起,像横空飞来的巨物。铜驼:即铜铸的骆驼雕像。已没荆棘中:指铜驼被埋在荆棘之中。“古时故物尽尘迹”句:意谓古时候的东西如今都已成了尘土。何用悲秋风:意谓何必悲伤秋风无情,使万物凋零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石鲸的七绝。诗人以石鲸为题,借咏石鲸来抒发作者对历史沧桑、盛衰兴亡的深沉感慨。全篇意境苍茫,气势雄浑,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开头两句写石鲸的形象。“汉主凿昆明,斩地巨鳌死”,意思是说汉武帝为了显示帝王之威,曾凿穿昆明池,使海中的大鱼巨鳌无处藏身,最后都死去了。这两句看似描写石鲸,其实是通过石鲸的传说写历史故事,表现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刻石为鲸鱼,扬鬐弄波水”,意思是说人们把石鲸刻成巨大的形象,让它张着嘴巴,在水中游玩。这两句又从侧面烘托了石鲸的神异与伟大。

后四句写石鲸的命运。“千年事往不可还,石鲸散失天地间”,“千年事往不可还”,意思是岁月流逝,时间永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已经无法挽回了。“石鲸散失天地间”,意思是石鲸早已失落,不知所踪。“偶从睹此异代物”,意思是偶尔看到了这种奇异的东西。“苍鳞剥落苔生斑”,“吞流吸海犹掀口”,“耳畔仿佛惊雷吼”,都是写石鲸的变化。石鲸身上的青苔已经长了出来,它的鳞片已经剥落,只剩下残存的痕迹。它能够吞吐流水和海水,还能张开口,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些变化都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所造成的。“白昼烟昏风雨来”,“只疑拔起横天走”,意思是说白昼里云烟迷漫,风雨交加,只见它拔地而起,像横空飞来的巨物一样,在天空中盘旋飞舞。

最后两句写石鲸的命运。“君不见铜驼已没荆棘中,金茎荡析今成空”。意思是说您看,铜驼已经埋没在荆棘之中,金茎也荡然无存,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古时故物尽尘迹,石鲸何用悲秋风”,“古时故物尽尘迹”,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一切东西都已经化为尘埃,石鲸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石鲸何用悲秋风”,意思是说石鲸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这首诗以石鲸为题,实际上是借咏石鲸来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愤。全诗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