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驾将何之,意欲快我心。
蛮方乱如麻,匈奴寇榆林。
挥剑誓俱亡,彼军忽如沉。
岂为尺寸勋,国仇怒至今。
昆崙贡织皮,鸱鸮怀好音。
功高固不赏,谗妒来相寻。
哀哉险侧子,倾词谁见钦。
【译文】
要驱车出城去,究竟要奔往何处?
心里想的是:能让我快乐才是好。
南方蛮夷动乱如麻,匈奴侵犯榆林。
挥剑誓与敌人同归于尽,敌军忽然像山崩一样倒下。
难道是为了那一寸一寸的功勋,
国家的仇恨至今仍然怒不可遏。
昆仑山下进贡织皮,鸱鸮怀揣着好消息。
功高自然不奖赏,谗言嫉妒才找上门来。
可悲啊那个险恶的人,
他的言辞谁又能真正理解他。
【注释】
命驾将何之:命驾,驾车;之,前往。将,将要。之,往。何,疑问代词,哪里。
意欲快我心:欲,希望;快我心,使我心里高兴。
乱如麻:象乱麻一般。
榆林:地名。
俱亡:一同战死。
彼军忽如沉:彼(指匈奴)军队忽然像山塌下来一样倒下。
昆崙:昆仑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猛禽。这里指诗人自比。
好音:好消息。
固不赏:本来就不被赏识。
谗妒:谗言和嫉妒。
侧子:奸诈之人。侧,通“狡”。
倾词:倾吐,诉说。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十四年至十六年间(726—756)。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从鄜州(今陕西富县)逃到凤翔(今陕西宝鸡东),曾一度入朝为官。这首诗是他离开长安时所作。全诗抒发了对朝廷的不满及对战争的痛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