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肃制度,鸿儒振英仪。
生杀原异门,为猷视厥施。
峨冠巍堂上,巧笑芙蓉姿。
狐心生暗鬼,耳闻佯不知。
膏梁媚妻妾,无赖充王师。
白刃起如林,狗马用羁縻。
荣达信有命,叹息将奚为。

这首诗是《杂诗三十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描绘一系列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大司肃制度”指的是朝廷中那些掌管礼仪制度的官员们,他们负责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而“鸿儒振英仪”则是指那些博学多才的人,他们以自己的才智和风度来影响和改变社会。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这些人的期望和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职责。

“生杀原异门,为猷视厥施”描述了社会的残酷性和不公现象。这里“生杀”一词用来形容权力者对生命的决定性作用,而“原异门”则是指不同出身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命运。最后一句“为猷视厥施”则是说这些权力者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不考虑其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峨冠巍堂上,巧笑芙蓉姿”描绘了那些权贵们的奢华生活。这里的“峨冠巍堂上”形容了他们的高傲和尊贵,“巧笑芙蓉姿”则形容了他们的优雅和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了权贵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和浮华。

“狐心生暗鬼,耳闻佯不知”批评了那些善于伪装自己的人。这里的“狐心”和“暗鬼”分别代表了狡猾和阴险,而“佯不知”则表示他们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虚伪和欺骗行为的厌恶。

“膏梁媚妻妾,无赖充王师”批评了那些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大事的人。这里的“膏梁”和“媚妻妾”分别代表了享受和满足私欲,而“无赖充王师”则表示这些人滥用了自己的职权。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对国家利益的漠视。

“白刃起如林,狗马用羁縻”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残酷对待士兵的现象。这里的“白刃”和“狗马”分别代表了战场上的血腥和虐待士兵的行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士兵的同情。

“荣达信有命,叹息将奚为”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观情绪。这里的“荣达”和“叹息”分别代表了富贵和哀叹,而“将奚为”则表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