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树大业,奋志常慨慷。
捐身赴国仇,效命争战场。
明甲耀皎日,挽弩千石强。
矢石下如猬,杀声如沸汤。
被刺目不逃,阽危气益昂。
雄名辉册符,生死固其常。

注释与赏析:

杂诗三十二首 其一

  • 译文: 英雄们致力于伟大的事业,他们坚定地奋斗,总是充满激情。他们不惜牺牲生命来报仇雪耻,勇敢地在战场上争取胜利。
  1. 捐身赴国仇: 形容英雄们愿意为国家的仇恨(如战争)而献身,表现出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

  2. 效命争战场: 意指英雄们为了战斗的目标而效力,勇于面对生死,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对使命的忠诚。

  3. 明甲耀皎日: 描述英雄们的盔甲在日光下显得明亮耀眼,强调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和力量。

  4. 挽弩千石强: 描绘了使用强大力量拉满长弓发射箭矢的场景,显示英雄们在战斗中的敏捷和力量。

  5. 矢石下如猬: 比喻子弹如同刺猬一般密集地射向敌人,形容战场的激烈和英雄们的顽强抵抗。

  6. 杀声如沸汤: 形容战场上的战斗声音如同沸腾的热汤一样响亮,表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

  7. 被刺目不逃: 即使受伤也毫不退缩,表现出英雄们坚毅的精神和不畏艰险的决心。

  8. 阽危气益昂: 处在危险境地中却更加振奋,彰显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英雄气概。

  9. 雄名辉册符: 英雄的名字被记录下来,成为传颂千古的美谈,体现了其不朽的名声和影响。

  10. 生死固其常: 无论生或死,都是必然的选择,表达了英雄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及对战斗的无畏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古代英雄们为国家、为信仰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诗中英雄形象高大、光辉,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对这些英雄的描述,诗人不仅歌颂了他们的英勇,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大义,即个体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生死荣辱往往可以置之度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