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马鸣故群,羁人恋心知。
身也匪木石,孰无怀与思。
蔼蔼轩盖途,才捷竞先时。
冥冥归林翮,爰集非无枝。
龙蛇悟易训,蟋蟀感唐诗。
情感辰靡延,把袂竟河涯。
赠子金错刀,申子古别离。
德爱诚匪他,遘君岂无期。
【注释】辞马:辞别坐骑。鸣故群:犹言告别旧友。羁人:旅居异乡的人。孰无怀与思:谁没有思念之情呢?蔼蔼:形容车马很多。轩盖:指帝王的车驾。才捷:才能出众。竞先时:争着赶在先前,指急于显达。冥冥:昏暗不明。归林翮(huī):归入山林。爰集:于是集合。非:通“匪”,表示否定。龙蛇:喻指有才能的人。易训:《周易》的道理和教条。蟋蟀:喻指有志节的人。情感辰:比喻时间或光阴。靡延:流逝。把袂:拉着袖子。河涯:黄河边。
【赏析1】这首诗是赠给友人的两首诗之一。第一首是赠别之作,第二首则写自己对仕宦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
此诗以送别之词为题,但诗中并无离别之语,而是借别来抒情,抒写了诗人对仕宦生活和隐居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诗人一方面对仕宦生活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又对隐遁生涯情有独钟。因此,他在诗中既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仕途的热切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辞马鸣故群”,这是说诗人辞别了坐骑,告别了同僚,准备远行去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这里的“辞马”并非真的要辞别坐骑,而是比喻辞去官职。因为古人出行时常用马驾车,所以称“辞马”。诗人用这种形象的说法,既表现了自己辞官的迫切心情,又显示了诗人对仕途的热切期待。
次句“羁人恋心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这里所说的“羁人”,是指那些身在异地、流落他乡、不得自由的人。“羁人”二字,既表明了诗人自己的遭遇,也暗合了诗题中的“赠”字。因为诗人是在赠别之时,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所以称之为“赠”。
第三句“身也匪木石”,是说诗人自己也并非木头石头一样无情无义,只是由于世俗的偏见和误解,才使他不得不离开仕途、远离朝廷、远离家乡。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身比作木石,既表现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失望,又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鄙视。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其中既有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短暂的哀叹;既有对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也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些诗句都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四句,诗人通过赠金错刀和古别离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这四句诗句虽然简短,但内涵丰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又展示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怀。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又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