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日东倒,此屿忽中流。
蜃学楼台结,龙专澒洞游。
光涵天上下,影变地沉浮。
解识超三界,何须问十洲。

【注释】

狂澜:大波浪。此屿:指金山。忽:突然,忽然。蜃学楼台结:海市蜃楼好像楼房一样结成。龙专:指龙王的宫殿。澒洞:指地穴,地下深处。三界:指天、地和水三个境界。十洲:指神仙所居住的地方。

【赏析】

《登金山》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登上金山时所看到的奇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联“狂澜日东倒,此屿忽中流。”意思是说,大波浪向东倾覆,而这座小岛却忽然成为中流。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江面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颔联“蜃学楼台结,龙专澒洞游。”意思是说,海市蜃楼好像楼房一样结成,龙王的宫殿在地下深处游玩。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海市蜃楼比作楼台,将龙王的宫殿比作地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神秘莫测的景象。

颈联“光涵天上下,影变地沉浮。”意思是说,光芒映照着天空中的万物,影子却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幻无常。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光与影之间的对比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领悟。

尾联“解识超三界,何须问十洲。”意思是说,能够认识这个仙境的人,不需要再去询问那些神仙居住的地方了。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人间世界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