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悉灌园情,挑灯听雨声。
四郊春雨足,一枕夜堂清。
红忆花如染,青怜树欲晴。
明朝南郭外,沙软马蹄轻。
诗句如下:
为悉灌园情,挑灯听雨声。
四郊春雨足,一枕夜堂清。
红忆花如染,青怜树欲晴。
明朝南郭外,沙软马蹄轻。
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的所写,表达了他对春天雨水的喜爱之情。诗中的“为悉灌园情,挑灯听雨声”描绘了诗人亲自耕作和种菜养花,以及夜晚挑灯倾听雨声的情景。接着,“四郊春雨足,一枕夜堂清”表现了春雨的充沛给整个城市带来的清新感觉。
“红忆花如染,青怜树欲晴”进一步描绘了春雨后花朵和树叶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明朝南郭外,沙软马蹄轻”描写了诗人在雨后的清晨漫步于南郭外的沙滩上,感受到沙子柔软,马蹄轻松的场景。这些细节共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赏析:
此诗通过杜甫的眼睛,生动描绘了春夜雨景和自然的变化。首先,诗开篇即以“为悉灌园情,挑灯听雨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情。随后,“四郊春雨足”,描绘出春天雨水充足的景象,使得诗人感到心情愉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接下来的“一枕夜堂清”,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给夜晚带来的宁静和清新。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红忆花如染,青怜树欲晴”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树叶与雨后的色彩变化联系起来,展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美丽转变。
最后的两句“明朝南郭外,沙软马蹄轻”则带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享受。这不仅仅是对春日美好天气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简单乐趣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