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楼前过鹡鸰,群飞相逐总含情。
非关原上秋声急,自傍林间淑景鸣。
影散瑶阶葵日午,音调玉管蕙风清。
当时集木称奇瑞,何似仪庭应圣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题御扇所画鹡鸰葵花图》。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释义:在花萼楼前经过一群鹡鸰鸟,它们一起飞翔,似乎都含着情意。

注释:花萼楼,位于唐朝京城长安的西宫,是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皇宫中所见的情景。鹡鸰(qí líng),即鶑,是一种鸟类,常在春末夏初迁徙,鸣声哀切凄清。群飞相逐总含情,描绘的是这种鸟类结队飞行时的景象。

第二句

释义:并非因为原野上秋声急促而引起鸟儿们的惊慌,而是鸟儿们自然而然地在林间婉转鸣唱。

注释:原野上的秋声急促,是诗人对自然声响的一种描写,但并不是鸟儿惊慌的原因。这里的“秋声”和“莺啼”相对应,都是自然界的声音。

第三句

释义:鸟儿的影子散去,映照在瑶阶之上,阳光正午,照射出明亮的光辉。

注释:瑶阶,用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指代华丽的殿堂或庭院。日午,太阳正午,阳光强烈。这句描述了一幅阳光下的庭院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第四句

释义:鸟儿们鸣叫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玉管被蕙风吹拂一般清脆悦耳。

注释:玉管,形容声音清脆如玉管般悦耳。蕙风,一种香气扑鼻的春风。这句描述了鸟儿鸣叫的声音与春天的气息相结合,给人带来了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

第五句

释义:当年这些鸟曾经聚集在宫廷中,被称为吉祥之兆,现在却只能在仪庭中鸣唱,显得有些不匹配。

注释:仪庭,宫殿中的庭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鸟儿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怀念和感慨。诗人认为鸟儿原本应该生活在宫廷之中,而现在却在仪庭中鸣唱,这让人感到有些不匹配。

第六句

释义:当时聚集在一起的鸟儿被人们称为吉兆,如今在仪庭中歌唱,显得更加圣明。

注释:吉兆,吉祥的征兆。仪庭,宫殿中的庭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鸟儿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怀念和感慨。诗人认为鸟儿原本应该生活在宫廷之中,而现在却在仪庭中歌唱,这让人感到有些不匹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