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
艳态偏临水,幽姿独拒霜。
汉皋霞作佩,湘曲锦为裳。
白首沧江上,相看醉夕阳。

【注释】

芙蓉:荷花。

群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秋天来了,百花凋零了,而荷花依然盛开在池塘里。

艳态偏临水,幽姿独拒霜:荷花的艳丽姿态只映照在水面上,而它的幽雅风姿却独自抵御着寒霜。

汉皋霞作佩,湘曲锦为裳:汉皋山上的彩霞被用作佩饰,湘水曲中的锦缎做成衣裳。

白首沧江上,相看醉夕阳:我年老时仍在长江边徘徊,看着夕阳下的江水,不觉醉得人事不省。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花的诗,诗人用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高洁,表现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群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描写了荷花在秋日里的美丽景象。这里的“群芳”既指其他花草,也暗指荷花;“摇落”则形容它们纷纷凋谢的情景。诗人用一“后”字,写出了荷花在众花凋残之后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对比,突出了荷花的孤傲和高洁,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艳态偏临水,幽姿独拒霜”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这里的“艳态”指的是荷花娇美的形态;“幽姿”指的是荷花优雅的姿态。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荷花赋予了人的特质,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临水”、“拒霜”等词语也增强了画面感和动态美,使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汉皋霞作佩,湘曲锦为裳”则是对荷花的另一种赞美。这里的“汉皋”和“湘曲”都是古代地名,分别指的是汉皋山和湘江。诗人用这两个地方的美景来形容荷花,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比喻新颖而贴切,使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尾联“白首沧江上,相看醉夕阳”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白首”表示岁月已长,而“沧江”则指的是广阔的江面。诗人在这里用“相看”来表达自己与荷花相互欣赏、共同度过的时光,而“醉夕阳”则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江水泛动的景象。最后一句“相看醉夕阳”更是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他对荷花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