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何所有,海与天河通。
天河散作亿万𣲖,下界九土分衡从。
江淮河济作四渎,长流赴海皆朝宗。
尾闾泄气石沃水,其下无底归虚空。
上来磅礴接混沌,周环八方此其东。
东乃扶桑出日之所在,金乌三蹠浴影乎其中。
蜃气朝浮万家市,鳌背夜戴三山峰。
千年老鱼化为龙,层波叠浪藏龙宫。
鲛绡织窗雾气白,蚌甲吐月珠光红。
鼋鼍喧呼鳅鳝舞,复有三百六十鳞朋羽族纷追从。
咸阳西来男女童,有船不进遭回风。
王母西池不盈勺,敢以浅眼窥方蓬。
霞冠云帔不可以仿佛,俯视寰宇空尘蒙。
巫山老婆年七十,家居近海圆丘同。
挹瓢为浆酿为酒,海水照见双青瞳。
烹鱼炮鳖荐芳错,蛟涎香雾飘蒙茸。
世人有眼不得见,但见琅函宝轴名姓照耀金泥封。
西曹郎君美风度,皎若出海珊瑚丛。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诗句翻译及注释
- 东南何所有,海与天河通。
- 翻译:在东南方向里有什么?大海和天河相连通。
- 注释:这里用“海”和“天河”来象征辽阔无垠的水域和连接天地的神秘力量。
- 天河散作亿万𣲖,下界九土分衡从。
- 翻译:天河分散成为无数水滴,天下的九大地区各自平衡。
- 注释:通过将天河比喻为无数的水滴,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 尾闾泄气石沃水,其下无底归虚空。
- 翻译:上头磅礴相接混沌,环绕八方这是它的东边。
- 注释:尾闾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名,此处用来象征海洋的源头,强调海洋的浩瀚与神秘。而“其下无底归虚空”则表达了对海洋深处未知世界的想象与敬畏。
- 上来磅礴接混沌,周环八方此其东。
- 翻译:上来气势磅礴相接混沌,环绕八方这是它的东边。
- 注释:这里的“磅礴”形容海洋的宏伟壮观,而“接混沌”则赋予了海洋一种超越现实、接近宇宙本源的神秘色彩。同时,诗人通过“周环八方”这一描述,表达了对海洋广阔无垠的赞叹。
- 东乃扶桑出日之所在,金乌三蹠浴影乎其中。
- 翻译:东边就是扶桑树出现太阳的地方,金乌(太阳)有三只脚在水中洗澡,影子在里面。
- 注释:扶桑是传说中的树木,常被用来象征东方或者春天。金乌则是太阳的别称,这里用它来形象地描述太阳的光辉。而“三蹠浴影乎其中”则描绘了太阳在水中倒影的美丽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想象力。
- 蜃气朝浮万家市,鳌背夜戴三山峰。
- 翻译:早晨时分海面上的蜃气飘浮着,夜晚则可见巨大的鳌鱼背上顶着三座山峰。
- 注释:蜃气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指海上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形成的幻象。这里用以形容海边城市的繁华与美丽。而“鳌背夜戴三山峰”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巨大的鳌鱼形象化,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壮丽。
- 千年老鱼化为龙,层波叠浪藏龙宫。
- 翻译:千年的老鱼变成龙,层层波浪藏着龙宫。
- 注释:这句话通过“老鱼变成龙”和“层层波浪藏着龙宫”两个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和深邃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循环和变化规律的敬畏之情。
- 鲛绡织窗雾气白,蚌甲吐月珠光红。
- 翻译:用鲛绡织成的窗户,雾气洁白如霜;蚌壳张开露出月亮般的珍珠,光彩夺目。
- 注释:这里通过对比“雾气白”与“珠光红”,以及“鲛绡织窗”与“蚌壳吐月”两个场景,巧妙地描绘了海底世界中的瑰丽景色和神奇生物。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海洋世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 鼋鼍喧呼鳅鳝舞,复有三百六十鳞朋羽族纷追从。
- 翻译:鼋鼍喧嚣呼唤,鳅鳝起舞,还有三百六十种鳞片和羽毛种类纷纷追随。
- 注释:这句话通过对各种鱼类和海洋生物的描写,展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海洋世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咸阳西来男女童,有船不进遭回风。
- 翻译:来自咸阳西部的男女孩童,没有船却遭遇逆风无法前行。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关于风向和天气变化的情境,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无常。它提醒我们要善于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保持坚韧和勇敢。
- 王母西池不盈勺,敢以浅眼窥方蓬。
- 翻译:王母的西池不盈一瓢水,我怎敢用浅薄的目光窥视那方蓬莱仙岛。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谦逊自省的态度和对自己知识的有限性的认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敬畏自然和历史,不要过于自负和傲慢。
作品赏析
《沧海谣寿秦廷贽秋官母七十》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作。诗人李东阳通过对东海、南海、西江等不同水域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各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元素,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诗人通过对东海、南海、西江等不同水域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各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元素,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不仅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意象和内涵。
李东阳在这首诗中还表现出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他以东海、南海、西江等多个水域为背景,分别描述了母亲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状态,如扶桑树下、海边城市、海底世界等。这些描述不仅体现了母亲的多才多艺和生活经历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诗人对她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沧海谣寿秦廷贽秋官母七十》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它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尊敬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性和亲情的颂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