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壑响寒玉,山亭来好风。
小桥横谷口,古塔半云中。
落鹜带残照,飞帆挂远空。
归舟石湖晚,渔火隔汀红。

【注释】

上方(yáng shàng):山名,在浙江绍兴。南峰:指南峰寺,在上方寺内。竹壑:竹林深处。响:声音。寒玉:形容竹叶的响声清脆悦耳。山亭:指山亭阁,山上有亭。好风:和暖的风。小桥:一座小桥。谷口:山谷出口。古塔:指古塔庙。半云中:一半藏在云里。落鹜:飞鸟,即雁。残照:夕阳的余光。飞帆:帆船。远空:高空。归舟、石湖:指作者所乘之舟停泊之处——石湖,位于绍兴城东南23公里处。渔火:渔船上燃起的灯火。隔汀(tīng )红:隔着水边的红色沙洲望去,如见红色的火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山水行旅之作。诗人自绍兴出发,沿越地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一路南下,经过绍兴后,继续向南,至宁波、台州等地,最后到达浙江的北部。途中,他游历了众多的名胜古迹,饱览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并留下了不少诗篇。

首联“竹壑响寒玉,山亭来好风。”写一路上所见。山间竹林幽深,发出阵阵清响,好像寒玉在敲击;山亭周围吹来一阵和暖的春风,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竹壑与寒玉相对举,山亭与好风相呼应,用字工炼。

颔联“小桥横谷口,古塔半云中。”写沿途所见。山中小桥横跨山谷,古塔耸立在白云之中,景色优美,给人以宁静之感。

颈联“落鹜带残照,飞帆挂远空。”写傍晚时所见。落日余晖映照着一群大雁飞向远方,帆船扬起帆蓬高挂在天边。

尾联“归舟石湖晚,渔火隔汀红。”写晚上归来后所见。夜幕降临,诗人乘坐的小舟停靠在石湖岸边,只见远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渔火,仿佛隔岸相望。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明丽生动,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