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栖迟并帝京,宫梧翻盖午阴倾。
采蘋秋浦鸿初远,伐木青山鸟自鸣。
明月溪楼谁共倚,暮云江阁不胜情。
青霄欲问衡门乐,钓槛时看杜若生。

次韵答皇甫伯仲

双凤栖迟并帝京,宫梧翻盖午阴倾。
采蘋秋浦鸿初远,伐木青山鸟自鸣。
明月溪楼谁共倚,暮云江阁不胜情。
青霄欲问衡门乐,钓槛时看杜若生。

注释与赏析:

  • 双凤:指两位尊贵的凤凰,象征高贵与权力。
  • 栖迟:停留、居住的意思。
  • 宫梧:指宫殿中的梧桐树。
  • 翻盖:比喻变化或更新。
  • 采蘋:指采摘蘋(一种水草)的行为。
  • 秋浦:指秋天的水边。
  • 伐木:指砍伐树木的行为。
  • 明月:这里指月亮照耀下的景致。
  • 共倚:共同站立或依靠。
  • 青霄:指高空,常用来比喻高位或高远的目标。
  • 衡门:指简陋的居所,常用于比喻隐退的生活状态。
  • 钓槛:指钓鱼时放置的栏杆。
  • 杜若: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尚品德或君子之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首句“双凤栖迟并帝京”以双凤喻示着两位贤者,他们如同高贵的凤凰一般,选择居住在京城这样的政治中心。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氛围,如“宫梧翻盖午阴倾”形容皇宫中的梧桐树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阴影;“采蘋秋浦鸿初远”则描述了在秋天的水边采摘蘋菜的场景,以及远处飞翔的大雁,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

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景色的描绘,“明月溪楼谁共倚”和“暮云江阁不胜情”两句,诗人通过对明月和晚云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感慨之情。这种自然美不仅触动诗人的情感,也激发了他对更高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青霄欲问衡门乐,钓槛时看杜若生”更是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理想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