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天空月正明,水田青草乱蛙鸣。
江头十日潇潇雨,禁得离人此夜情。
注释:
江上闻蛙:在江边听到青蛙的叫声。
旷野天空月正明:辽阔的原野,晴朗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水田青草乱蛙鸣:清澈的水田里,绿油油的青草上,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
江头十日潇潇雨:江边的景色被连绵不断的细雨笼罩。
禁得离人此夜情:禁得起这连续的细雨吗?
旷野天空月正明,水田青草乱蛙鸣。
江头十日潇潇雨,禁得离人此夜情。
注释:
江上闻蛙:在江边听到青蛙的叫声。
旷野天空月正明:辽阔的原野,晴朗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水田青草乱蛙鸣:清澈的水田里,绿油油的青草上,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
江头十日潇潇雨:江边的景色被连绵不断的细雨笼罩。
禁得离人此夜情:禁得起这连续的细雨吗?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畦(qí):菜地。架(jué):用竹竿等做成的支架。已:已经。分甘:分送甘美的水果。到:送到。僮仆:仆人。沾润:指雨水滋润。邻家:邻舍。学圃:学习园艺。非吾事:不是我的事。忧时:忧虑时局。岁华:岁月,时光。成:成为。独坐:一个人坐着。欹侧:不端正。岸乌纱:指戴着黑色方巾的头。 【译文】 经过一场雨后,园中暮色苍茫,菜地里的蔬菜架子已经撑起了瓜蔓。我分送甘美的果品给仆人
种竹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复种竹:又种了一片竹林。 屋西还屋东:屋子的西边又回到了屋子的东边。 都城:指京城洛阳。 十日雨:十天的雨水。 长夏:夏天。 一林风:一阵凉爽的风。 宿土:已经干透的土地。 余润:多余的水气。 团阴:成团的阴影。 团阴分小丛:成团的阴影分布在竹林中。 高秋:秋天。
【注释】 1.宿流河驿:在流河南岸。宝庆:地名,今属河南省。谢太守:指宝庆的太守。宝庆,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境内,宋时为荆湖北路襄阳路辖境。2.先达:旧时对前辈学者的尊称。3.舟楫:船。期:约定的时间。4.细雨春灯暗:形容夜深了,雨下得很小。春灯,春日里点蜡烛的灯光。5.高歌暮角悲:傍晚时分听到军号声,就唱起慷慨悲壮的歌声来。6.前路:前途。7.江海得吾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注释】 假山:即用泥土堆成的山。成:建成,筑成。戏作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二首:指《寻山》、《买云》等诗。 【译文】 有意寻找深壑幽谷,没有钱买白云。 冈峦才数叠,城市已平分。 远可达松子,清宜隐竹君。 山成谢岩叟,题壁为书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写自己游览山水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注释】 叠石危峰起:叠石是指堆砌石子来构成山峰,这是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 盘根古树成:盘根是树木的主干上长出的根须盘结成圆环状,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木,成是成为的意思。 窦留云宿处:窦就是洞穴,留云宿处就是指山洞里住着的云彩,这里指山中之景。 溪待水流声:溪指的是小河流,水流声音即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指山中的溪流。 意匠疑天巧:意匠就是心思巧妙,天巧即天然的精巧,这里指山的形状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傅说在野席上赏菊得“朝”字 荒野的景色本来就萧条,幽静的房间共同寂静寥落。 倒塌的栏杆将石头保护,细竹引泉水浇灌。 地方偏僻应该很少来访,情意多就多次招见。 留连更待何时,烂漫是今朝。 注释: 1. 野色自萧条:野外的景色本身就显得萧条。野色,指野外的自然景色。萧条,形容荒凉、冷落。 2. 崩栏将石护:倒塌的栏杆把石头保护起来。崩栏,形容栏杆倒塌。石护,指用石头来保护栏杆。 3. 细竹引泉浇
【注释】 闻捷:听说捷报。闻,听说。 戎马:指战事,这里指征战。三秦:泛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风霾:指风雨雾气。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连日:接连不断。 虎将:勇猛威武的将军,这里指身经百战的将领。 班旅:军中行列。 解颜:笑容满面。 【赏析】 《闻捷》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两京
桂轩 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细香萦驻屐,清影傍开门。 永夜幽人梦,清秋素女魂。 此时俱寂寞,醉醒各无言。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 小树: 指的是桂树,桂树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象征着高洁或思念之情。 - 西园: 指古代园林中面向西方的庭院,常常是主人居所或重要的休闲场所。 - 虚庭: 意指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 - 风露繁:
诗句解释 1 坐客嗟王济:这里的“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宾客。“嗟”是惊叹的意思,而“王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因性格直率和直言不讳而被后人所知。这句话可能表示在宴会上,宾客们对某人的坦率或直言不讳表示赞叹。 2. 诸兄爱孔融:孔子的侄子孔融以其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这里提到"诸兄"(可能是指在座的其他兄长),他们喜爱孔融的这种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或赞扬,表明这些人与孔融相似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注释: 1. 路转循冈背:道路在转弯时沿山岗的背部延伸。 2. 桥回傍水根:桥梁在水流的旁边建立起来。 3. 幽人不到处:幽静的人不经常出现的地方。 4. 茅屋自成村:茅草房自然形成村落。 5. 浦树经秋落:秋天,河边的树木落下叶子。 6. 山钟向晚昏:傍晚时分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我送霜台使」:「霜台」通常指代朝廷或者官府,而「使」则是指使者、官员。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作为使者去向朋友告别,或者是送别的场景。 2. 「还歌白雪篇」:「白雪」在古代文学中往往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质,而「篇」则是指诗歌。这里的「还歌」意味着诗人将带着自己创作的诗歌前去,而「白雪篇」则是这首诗的内容。 3.
【注释】 几家通旧阀,群从接登仙。——几家:指杨尚宝的亲戚。几:指代杨尚宝。登仙:指登科及第,成为朝廷官员。 目断江湖迥,心违几杖偏。——目断:远望。几杖:拄着的手杖。 风流怀阮籍,江汉望张骞。——阮籍(yuèjí):西晋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张骞(kān),西汉名将,汉武帝时出使西域。 我亦同朝士,临歌意渺然。——我:指作者自己。同朝士:与朝廷同僚一起。临歌:面对歌舞。意渺然
送杨尚宝充靖江府册封副使 先朝台鼎地,东里子孙贤。 秘阁三千卷,符台二十年。 骅骝骨老大,鸾凤意蹁跹。 白战危孤垒,雄谈漏百川。 才名非忝窃,供奉不虚员。 掖转皋门右,班分黼座前。 铜章严夜卫,玉玺听晨宣。 鱼袋诸衙集,螭文旧印专。 东西频节传,前后拥貂蝉。 帝锡云仍贵,星分楚郑躔。 旌幢随导引,环佩肃周旋。 圣代仪文备,藩王礼数虔。 诏开云雾字,灯簇绮罗筵。 荣幸真无比,遭逢众所怜。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喜晴 几日多风雨,新晴乍可怜。 青山当屋角,白鸟到花前。 扫榻袪尘梦,挥毫著短篇。 不须登汉阁,有思欲凌烟。 注释与赏析: 1. 几日多风雨,新晴乍可怜。 - 注释:经历了几日连绵不断的风雨,突然迎来了晴朗的天气,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新奇而珍贵。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描绘出风雨过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机。"乍可怜"表达了对新晴的珍视之情。 2. 青山当屋角
【注释】 过黄河:泛指渡黄河。清口驿前:指清口驿,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长淮:指淮河。东下:顺流而下。弦:比喻水流平缓如琴弦。劲催双橹:用力摇动船桨。渡河急:指渡过黄河时流速很快。一夜狂风到海边:指风力很大。 【赏析】 这首诗是写渡黄河的紧张场面。首句“清口驿前初放船”,交代了诗人渡黄河的时间、地点和出发的情况。次句“长淮东下水如弦”,写黄河水波平缓,像琴弦一样地流淌;三、四句“劲催双橹渡河急”
【解析】 “早朝二首其一”是题目,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第一、第二句写诗人在早朝时的感受。第三、第四句描写宫中的情景:皇宫的漏壶还在滴答作响,宫门之外却已三声鸡啼报晓了;诗人刚从灯下整冠,笔头还插在殿头上刚刚插上的簪子上,他就要跨马巡视京城。 【答案】 ①霏:细雨飘洒的样子。②筦簟:竹席、木簟(dian)。③微涵:微微润湿。④五:指漏壶滴水的声音,一昼夜一夜为五十刻。⑤三:指鸡鸣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