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朱楼素月中,苏台东望海门通。
何人解作孙郎啸,一夜千山万木空。
【注释】碧瓦:青色的屋瓦。朱楼:红色的楼房。素月中:明亮的月光里。苏台:即姑苏台,在今苏州市西南虎丘山南麓。东望:指面朝东方。海门:古称吴江口。何人:谁能。解作:懂得。孙郎:指孙权(202-252),三国时吴国君主。啸:长啸,这里借指吟咏、吟哦之声。《晋书·乐志》:“啸,吟咏也。”千山万木空:指一夜之间,山林树木都空了。
译文:青色的屋瓦和红墙映衬着明亮的月光,姑苏台上面向东方远眺,只见东海之滨与大陆相连。谁能懂得这孙郎的长啸啊?一夜之间,山林树木都空了,只有风声呼啸。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夜观吴地夜景的意境。首联写景,“碧瓦朱楼”点明时间是夜晚;“素月中”写出月色皎洁;“苏台”点出观察地点是姑苏台;“东望海门通”点明观察对象是大海。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月下的景色。颔联紧承首联而来,写自己对孙郎啸的理解和感受。颈联写自己的感想,诗人想象自己如果懂得孙郎的啸声,就会产生什么想法。尾联由想象回到现实,抒发感慨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意味,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