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歉何烦更出师,厌闻烽火报关陲。
腐儒忧世成何用,和得西曹数首诗。

岁歉何烦更出师,厌闻烽火报关陲。

腐儒忧世成何用,和得西曹数首诗。

【注释】《秋官》:“大阅,万民习射于乡。”杜甫《秋兴》八首之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与李若虚一起作诗的。“厌闻”即厌恶听到的意思。诗人说:年景不好,哪里还用得着再出兵打仗呢?又何必去听那些关于战争的事而心烦意乱呢!“腐儒”是自谦之称。杜甫一生关心国家大事,但政治上却一无所成,所以常自嘲。“和得西曹数首诗”句,意思是说:我们这些老书生,除了写几首诗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的诗作之一,其内容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境遇。

此诗前两句写自己不主张对外用兵。“岁歉何烦更出师”,这是说自己对目前战乱的局面感到痛愤,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战争了。“厌闻”二字,既表明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也透露了内心的苦闷。“烽火关陲”,指的是战火蔓延到边境地区,说明战争已经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厌闻”两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也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担忧。

后两句写自己对战争的无奈和失望。“腐儒忧世成何用”一句中,“忧世”指的是忧虑国事,而“成何用”则是说这样的忧虑又有什么用呢?诗人用“何用”来反问,强调了自己的无奈感。“和得西曹数首诗”,这里的“和得”指的是杜甫与李若虚共同创作诗歌,而“西曹”则是指杜甫当时的官职。诗人说自己能够写出几首诗来,就感到很满足了。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安慰而已,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言表的。

全诗以议论为主,抒发了杜甫对当前战乱局面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