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不记入京年,旧事依稀屈指前。
身似野僧才有发,家如渔叟更无船。
秪愁别久今衰矣,不觉诗成为冁然。
春夜定知何处宿,漫从新市买灯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本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八行。前四句写诗人的感慨和遭遇。五、六两句写自己的境遇和心情。末两句写诗人的感慨和遭遇。

【答案】

①首联:我年老后不再记得入京的时间了,那些往事都模糊不清了。②颔联:我的身世像野僧一样没有家室,我的家境像渔人那样一无所获。③颈联:只担心别离久了如今衰老了,不知不觉间已经写成了诗。④尾联:不知春天的夜晚该在何处安身住宿,随便从新市买灯挂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进入老年期。此诗以“次韵”为题,当是对王古直至的酬和之作,表达了自己对于岁月流逝的慨叹和无奈的心情。

首联:写诗人对于入京时间的模糊记忆。这句中“屈指”二字用得极妙。屈指就是用手指头来数数。屈指可以数出入京的时间,但诗人却对此浑然不觉。“不记”二字,写出了对往昔岁月的遗忘,同时也暗示出岁月流逝之快,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之情。

颔联: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没有家的野僧,将自己的家境比作无船的渔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清苦、贫寒,又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

颈联:这两句诗是诗人对于别离的感伤之情的抒发。“今衰”二字,写出了诗人的衰老之态;“冁然”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尾联:诗人对于春天夜晚的住处毫无把握,只好随意购买灯挂上。这两句诗既是诗人对自身困境的自嘲,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