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琼尺倚雕阑,树里行宫接泰坛。
尽地龙颜瞻九陛,两班鹓步引千官。
旌旗满路春云拥,鼓角连城晓气寒。
为报雨师休洒道,香尘先已避鸣銮。

【注】:

  1. 郊祀前一日斋居候驾:指在郊祀前一天,皇帝要在斋戒的居所等候祭天的大典。
  2. 石桥琼尺倚雕栏:以石桥为界,倚靠在雕刻精美的栏干上。
  3. 树里行宫接泰坛:行宫隐藏在树木掩映之中,与泰山的祭坛相连。
  4. 尽地龙颜瞻九陛:皇帝(龙颜)登上了台阶,俯瞰着整个地面。
  5. 两班鹓步引千官:两班官员(鹓步)引领着众多官员前行。
  6. 旌旗满路春云拥:旗帜迎风飘扬,如同春天的云彩一般。
  7. 鼓角连城晓气寒:鼓声和号角声响彻全城,清晨的冷气使人感到寒冷。
  8. 为报雨师休洒道:向雨神报告,请他不要洒水,因为皇帝将出行。
  9. 香尘先已避鸣銮:皇帝出行时,尘土被驱散,避开了车轮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郊祀前的一天,在斋房中等待祭祀大典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皇帝在斋房中等候祭祀大典的场景,以及祭祀大典开始时的壮观场面。
    首句“石桥琼尺倚雕栏,树里行宫接泰坛。”描绘了作者站在石桥上,倚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眺望着远处的行宫,与泰山的祭坛相连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站在石桥上,观望远处行宫与泰山祭坛相连的壮丽景象。
    第二句“尽地龙颜瞻九陛,两班鹓步引千官。”“尽地龙颜瞻九陛”描绘了皇帝(龙颜)登上了台阶,俯瞰着整个地面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登上台阶,俯瞰着全地的情景。
    第三句“旌旗满路春云拥,鼓角连城晓气寒。”描绘了皇帝出行时,尘土被驱散,避开了车轮的声音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出行时,尘土被驱散,避开了车轮的声音的情景。
    最后两句“为报雨师休洒道,香尘先已避鸣銮。”则是诗人对皇帝出行情景的描写。诗人告诉雨神,请不要洒水,因为皇帝将要出行;同时,诗人也提醒皇帝,他的车驾扬起的尘土已经被驱散,避开了车轮的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出行情景的关注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出行前的准备和祭祀大典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盛大场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皇帝出行情景的关注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