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人本中国,万里向海陬。
结网沈洪波,深入鼋鼍湫。
珊瑚由寸积,骊龙不易求。
百死冒霜雾,累年被淹留。
举手得夜光,宝树照斗牛。
三献入汉庭,声名动九州。
日往岁亦徂,忽生瑕颣忧。
长恐弃道侧,勤苦不能酬。
岂惜寒与饥,惧贻重宝羞。
中夜起长叹,泪下如泉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珊瑚和珍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之情。
第一句“珠人本中国,万里向海陬”描绘了珍珠的产地是中国,但是因为距离的原因,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一句既突出了珍珠的珍贵,也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旅途的无奈。
第二句“结网沈洪波,深入鼋鼍湫”进一步描绘了珍珠的采集过程,通过结网沉入洪波之中,深入到鼋鼍(一种大型鱼类)的栖息地。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珍珠的来之不易,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第三句“珊瑚由寸积,骊龙不易求”则转向了对珊瑚的描述,指出珊瑚是由小至大的积累形成的,而骊龙则是难以寻找到的。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珊瑚的美丽与珍稀,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难得之物的珍惜。
第四句“百死冒霜雾,累年被淹留”描述了制作珊瑚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风险,需要冒着霜雾前行,经历长时间的等待。这一句既展现了制作者的坚韧和毅力,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第五句“举手得夜光,宝树照斗牛”则是对珊瑚的赞美,认为它如同夜光一般璀璨夺目,能够照亮整个天空。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珊瑚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六句“三献入汉庭,声名动九州”则是对珍珠进入汉朝宫廷后所引发的影响的描述,表明珍珠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国家。这一句既展现了珍珠的高贵身份,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七句“日往岁亦徂,忽生瑕颣忧”则是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感叹岁月匆匆,美好的事物可能会因为时间而消失。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八句“长恐弃道侧,勤苦不能酬”则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担忧自己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放弃,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悲观,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第九句“岂惜寒与饥,惧贻重宝羞”则是对自身的激励,表示即使面临艰苦的生活条件,也要努力不懈,不因困难而放弃追求。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十句“中夜起长叹,泪下如泉流”则是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在深夜里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悲痛之情。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悲伤和无奈,也反映了他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赏析:这首诗以珊瑚和珍珠为创作对象,通过对它们的生长过程、美丽特质和价值意义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独特发现和欣赏,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