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朴已雕散,颓波漫末涂。
笺诰日纷纶,君臣互为谀。
直弦忽见绝,白璧多掩瑜。
但闻都俞声,无复咈与吁。
往往抗颜色,犹称迈唐虞。
唐虞不可见,烈士始全躯。
王掾名痴绝,槐里号狂愚。
安能起皋益,重述邦家谟。

逐句释义:

  1. 大朴已雕散,颓波漫末涂。
  • “大朴”指自然未被破坏的原始状态或本真面貌。
  • “雕散”意味着自然本真的美好逐渐被破坏。
  • “颓波”指颓废的水流,比喻社会风气的败坏。
  • “末涂”指衰败的末路,暗示社会道德的衰落。
  1. 笺诰日纷纶,君臣互为谀。
  • “笺诰”指的是官方文书和诏书。
  • “日纷纶”表示这些文书频繁且复杂。
  • “君臣互为谀”说明官员之间相互奉承,导致政治腐败。
  1. 直弦忽见绝,白璧多掩瑜。
  • “直弦”通常指正直或直率的人。
  • “直弦忽见绝”可能意味着正直的人突然消失或不被重视。
  • “白璧多掩瑜”形容美好的事物被瑕疵掩盖。
  1. 但闻都俞声,无复咈与吁。
  • “都俞声”指的是一种声音,可能是哀叹或不满的呼声。
  • “咈与吁”分别代表反对和叹息的声音。
  • 这里表达的是当人们面对不公时发出的抗议之声已经很少。
  1. 往往抗颜色,犹称迈唐虞。
  • “抗颜色”表示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 “迈唐虞”意指超越古代的圣贤尧舜。
  • 这表达了尽管面临困难,仍要努力追求更高道德标准的决心。
  1. 唐虞不可见,烈士始全躯。
  • 提到唐尧和虞舜,他们是中国古代被视为理想统治者的典型。
  • 这里表达的是现实中的理想难以实现,而真正的英雄人物愿意为了理想牺牲一切。
  1. 王掾名痴绝,槐里号狂愚。
  • “王掾”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名望或有才能的贵族子弟。
  • “痴绝”形容其才智非凡但过于执着于一己之见。
  • “槐里”是地名,可能是一个偏远的地方。
  • “狂愚”则是形容其行为举止不受常规约束而显得异常古怪。
  1. 安能起皋益,重述邦家谟。
  • “皋益”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臣,如管仲等人。
  • “邦家谟”则指为国家制定的宏伟计划或策略。
  • 这里表达的是虽然有能力提出好的建议和计划,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实施的想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政治和社会的黑暗面,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挣扎,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奋斗的感慨。整体而言,诗中流露出的是对正义和理想的坚守,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