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贵知忌,肮脏始多愆。
趾发物已迕,意行悔相连。
苦抱叔夜僻,谁辨箕季贤。
坦枉固有分,直丝宁改弦。
岂不悟裸挝,贾祸几席前。
鸿鹄各负志,輮方岂成圆。
出门欲学步,足乱首忽颠。
何如执坚贞,岁晏循固然。
王道本宽衍,锲薄世谓良。
鞟革大始裂,箠轭齐已僵。
虽剔毫末疵,不顾根本伤。
譬彼几上琴,轸急宁久张。
中行任智败,季孙以敛亡。
覆车鉴不远,胡为复周章。
庙堂宜有枢,开阖道始昌。
凭谁用杨绾,暂为辍丝簧。

诗句

  • 阅世贵知忌:经历世事应知道什么是应该避免的。
  • 肮脏始多愆:不洁的人开始会犯下很多错误。
  • 趾发物已迕:脚趾头开始行动,事情就已经开始出错了。
  • 意行悔相连:行为一旦开始,后悔就会接踵而至。
  • 苦抱叔夜僻:苦恼地坚持一种偏僻的思想或行为。
  • 谁辨箕季贤:谁能辨别箕子和比干的贤明?
  • 坦枉固有分:坦率正直是人固有的属性,不应改变。
  • 岂悟裸挝:怎么会想到裸露自己的皮肤会引来灾祸呢?
  • 贾祸几席前:贪图享乐招致祸患,几乎是在宴会之前。
  • 鸿鹄各负志:就像鸿鹄一样,各自背负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輮方岂成圆:弯曲的东西不可能变得圆满。
  • 出门欲学步:离开家门想要尝试学习走路。
  • 足乱首忽颠:由于脚步混乱,导致头部突然摔倒。
  • 何如执坚贞:还不如坚持自己的原则。
  • 岁晏循固然:到了年老时,还是要坚持原来的本性。
  • 王道本宽衍:君王的道路本应宽广而深远。
  • 锲薄世谓良:过于刻薄的社会被认为是好的。
  • 鞟革大始裂:粗糙的皮革开始破裂。
  • 箠轭齐已僵:用鞭子驱赶的马匹已经僵硬不动。
  • 虽剔毫末疵:即使只是剔除微小的缺点。
  • 不顾根本伤:却忽略了事物的根本伤害。
  • 譬彼几上琴:比如桌上的琴弦。
  • 轸急宁久张:如果琴轸紧张,琴弓就不会长久拉长。
  • 中行任智败:像中行的智子那样,任凭智慧行事最终失败。
  • 季孙以敛亡:季氏因为敛财而灭亡。
  • 覆车鉴不远:过去的覆辙不远,提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
  • 胡为复周章:为什么会再次陷入困扰。
  • 庙堂宜有枢:朝廷里应该有主心骨。
  • 开阖道始昌:开启与关闭的道路才能发展。
  • 凭谁用杨绾,暂为辍丝簧:请问谁能继续使用杨绾,暂时停止演奏丝簧。

译文

经过世间的经历,应该懂得什么该避讳,什么不该碰触。不洁之人一起步就开始犯错误,一旦行动,后悔就紧随其后。坚持某种偏激的想法,结果就是自取其辱。坦率直率本是人的本性,不应被改变。怎么能够想到裸露自己的肌肤会带来麻烦呢?贪图享乐招致灾祸,几乎是在宴会之前就已经注定。鸿鹄各有自己的志向,不会因别人的嘲笑而改变方向。虽然可以去除微不足道的错误,但不应该忽视事物的根本伤害。就像桌上的琴弦,如果紧绷,那么琴弓就不会长时间拉长。中行的智子就是任凭智慧行事最终失败的例子,季氏因为聚敛财富而灭亡。过去的经验教训不远,为什么要反复陷入困境?朝廷里应该有一位有见识的主心骨。当打开与关闭的道路开始通畅时,国家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请问谁能继续使用杨绾,暂时停止演奏丝簧?

赏析

此诗通过一系列比喻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政治、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中通过“阅世贵知忌”,“肮脏始多愆”,“趾发物已迕”,等语句,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跟风或走极端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坚持原则和道德的重要性。如第二句中的“肮脏”和“趾发物已迕”,都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第四句“意行悔相连”则反映了人们往往在行动之后才后悔的普遍现象。

诗中的许多比喻,如“出门欲学步”,“足乱首忽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面对选择时的迷茫和困难。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主旨。最后,整首诗以“庙堂宜有枢,开阖道始昌”作为结尾,寓意着只有在合适的位置和环境中发挥个人的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观点既体现了古代儒家的政治理念,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公正和效率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