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麦风清,新蝉占高柳。
缓行向南阡,延望亦已久。
露气濡我裳,枯芒森触手。
遗禾资贫窭,岂独利寡妇。
缅思先王时,世道何忠厚。
老死民不流,官长鲜迎走。
终岁庸数朝,方田给十口。
庖厨虽未丰,鸡豚养黄耇。
一自浇伪滋,此言遂成否。
甔石犹不盈,焉知肉与酒。
世降苟如兹,吾于尔何有。
《田居》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唐开皇九年,当时年仅24岁。此诗描写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道人情的感慨。
诗句解析:
- 五月麦风清:“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是麦子成熟的季节。“麦风清”形容麦子成熟时风吹麦浪,麦香四溢,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新蝉占高柳:“新蝉”指的是夏天刚刚孵化出来的蝉,“占高柳”形容它们栖息在高大的柳树上,仿佛在享受夏日的凉风。
- 缓行向南阡:“南阡”指的是南方的小路上,“缓行”指慢慢地行走,“南阡”则暗示着诗人向南边的田野走去,可能是为了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或思考。
- 延望亦已久:“延望”意为远望,“亦已久”表示时间已经很长了,可能是指诗人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 露气濡我裳:“露气”指的是露水,“濡”意为湿润,“裳”指的是衣服,“露气濡我裳”形容早晨起床后,衣服被露水打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枯芒森触手:“枯芒”指的是干枯的草,“森”表示茂盛,“触手”形容草丛中的各种草类植物密集地生长在一起。
- 遗禾资贫窭:“遗禾”指的是收割后的稻谷,“贫窭”指的是贫穷贫困,“遗禾资贫窭”形容收获的稻谷可以资助那些贫穷的人。
- 岂独利寡妇:“岂独”表示不仅仅是,“寡妇”指的是失去丈夫的女人,“岂独利寡妇”意味着收获的稻谷不仅仅可以帮助那些寡妇。
- 缅思先王时:“缅思”指的是追忆,“先王”指的是古代的君主,“缅思先王时”表示追忆古代君主时期的社会风气。
- 世道何忠厚:“世道”指的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忠厚”指的是忠诚老实,“世道何忠厚”表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还是非常忠诚老实的。
- 老死民不流:“老死”指的是人到老年去世,“流”表示逃亡,“老死民不流”表示即使有人因为战乱而逃亡,但大多数人还是会留在家乡,不会离开。
- 官长鲜迎走:“官长”指的是官吏或者官员,“鲜”表示很少,“迎走”指的是迎接并送走,“官长鲜迎走”表示官吏很少会迎接并送走人们。
- 终岁庸数朝:“终岁”指的是一整年,“庸”表示经常,“数朝”表示多次,“终岁庸数朝”表示一年中经常去朝拜几次。
- 方田给十口:“方田”指的是农田的面积,“给”表示供应,“十口”指的是一家人的人口数量,“方田给十口”表示农田面积足够供应一家十口人的生活。
- 庖厨虽未丰:“庖厨”指的是厨房,“未丰”表示不够丰盛,“庖厨虽未丰”表示虽然家里的厨房不是很丰盛,但食物种类还算丰富。
- 鸡豚养黄耇:“鸡豚”指的是家禽和猪,“黄耇”指的是年长的老年人,“养黄耇”表示饲养家禽和猪来照顾年长的老年人。
- 一自浇伪滋:“浇伪”指的是虚伪和欺骗,“滋”表示滋生,“一自浇伪滋”表示自从有了虚伪和欺骗之后,这些东西就越来越多了。
- 此言遂成否:“否”表示不好,“此言遂成否”表示这种虚伪和欺骗的言论最后都变成了不好的。
- 甔石犹不盈:“甔石”指的是盛水的器皿,“犹不盈”表示还没有装满,“甔石犹不盈”表示即使装了满满的水,水也不会溢出来。
- 焉知肉与酒:“焉知”表示怎么知道,“肉与酒”指的是食物和酒水,“焉知肉与酒”表示怎么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呢?
- 世降苟如兹:“世降”指的是时代变迁,“苟如兹”表示如果只是如此而已,“世降苟如兹”表示如果只是时代变化了的话,那我们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 吾于尔何有:“吾”指的是作者自己,“于尔何有”表示对于你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吾于尔何有”意思是说作者自己对这些事情没有什么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道人情的感慨。通过对五月麦风、新蝉、南阡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旧时的世道和社会风气,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