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于人似有期,层轩直觉与东宜。
杜陵西阁怜花冷,庾亮南楼恨月迟。
近市尘埃元不到,背山风景却成奇。
十年著得凌云赋,秪恐君王未便知。
题黄日升贡士东楼卷
胜地于人似有期,层轩直觉与东宜。
杜陵西阁怜花冷,庾亮南楼恨月迟。
近市尘埃元不到,背山风景却成奇。
十年著得凌云赋,秪恐君王未便知。
释义及注释
- 胜地于人似有期:此句表达的是,这个地方对于人而言,似乎有一种期待或者约定的感觉,就像人们对于某个特别的人或地方总有一份特别的期待。
- 层轩直觉与东宜:这句描绘了建筑的外观和地理位置,暗示这个地方不仅在空间上布局合理、视野开阔,也在时间上与东部地区相呼应,给人以舒适和宜人的感觉。
- 杜陵西阁怜花冷:此处通过“怜花冷”来描述杜陵西阁的景色,可能是由于季节的变化使得花朵变得冷淡,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 庾亮南楼恨月迟:借用庾亮的南楼典故,表达了对月亮到来时间的遗憾和期盼。
- 近市尘埃元不到:此句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即这个地方离市中心很远,所以很少受到城市喧嚣的影响。
- 背山风景却成奇:这里的“背山”可能指的是建筑的背后是山,而这样的环境反而显得更加独特和不同寻常。
- 十年著得凌云赋:这里提到作者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一篇宏伟的文章《凌云赋》,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 秪恐君王未便知: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担忧,担心他的才学和作品未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和赏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日升贡士东楼的赞美,展示了诗人李东阳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胜地于人似有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期待,而“近市尘埃元不到”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清高境界。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理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