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归未得遣儿归,归着襕袍当锦衣。
南极一星方照地,北山群梓又成围。
晋阳授简书应在,司马题桥志不违。
九日菊潭潭上水,定和新酒寿重闱。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先写出诗句,然后写出译文,最后写注释及赏析。注意翻译时不要出现增词、漏词、生硬的语句,更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对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需要结合全句甚至全篇来理解。
“送焦孟阳侍讲子瑞还南阳”,这是送别的场景,“翁归未得遣儿归”是说老人没有能遣派自己的儿子回家,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手法,把两个意思合在一起,既表达了自己不能遣子回乡的遗憾之情,又暗藏了希望焦孟阳回去为国效力的深意。“当锦衣”一句化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富贵不归故里,如衣绣夜行”的句子,意思是说焦孟阳穿上锦衣(即官服),就像夜晚在锦绣般绚丽的大路上行走,这既形象地描绘了焦孟阳身着锦衣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焦孟阳即将进入仕途,开始他的官场生涯。
“南极一星方照地,北山群梓又成围”两句是对焦孟阳的祝愿。“南极”指的是北极星,“一星”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它的位置高而且亮,所以古人常用“一星”来比喻贤人或明君。“北山”指的是泰山,古代帝王封禅泰山时,都要到泰山北麓祭祀。“群梓”指的是一群树木,“又成围”则暗指焦孟阳将要担任朝廷重要职务。诗人以“一星”“群梓”来比喻焦孟阳的才能与地位,既赞美了焦孟阳将来的成就,又暗含了对他仕途顺利的期望。
“晋阳授简书应在,司马题桥志不违”,这两句是诗人对焦孟阳未来的祝愿。“晋阳”是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阳授简书”是指晋阳这个地方授予给焦孟阳的公文;“司马题桥志不违”是指司马光在石拱桥上题字,表示不会违背他的意愿。这两句诗既赞美了焦孟阳将有杰出的贡献,又暗含了对他忠心耿耿的品质的赞扬,寄托了作者对焦孟阳的美好祝愿。
“九日菊潭潭上水,定和新酒寿重闱”,诗人以“九日菊潭潭上水”来点出宴会的主题,既是对焦孟阳的祝贺,也是对妻子儿女的祝福。“定和新酒”则是宴席上的佳肴美酒,“寿重闱”则意味着庆祝长寿和喜庆。这两句诗既渲染了宴会的气氛,又表现了诗人对焦孟阳夫妇的关心和祝福。
【答案】
①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巧妙地将两个意思结合起来,既表达了自己不能遣子回乡的遗憾之情,又暗藏了希望焦孟阳回去为国效力的深意,同时表达了对焦孟阳即将入仕的祝愿。②诗人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焦孟阳比作北斗星和泰山上的树木,既赞美了焦孟阳将来的成就,又暗含了对他忠心耿耿的品质的赞扬,寄托了作者对焦孟阳的美好祝愿。③首联“翁归未得遣儿归,归着襕袍当锦衣”,诗人巧妙地将两个意思结合起来,既表达了自己不能遣子回乡的遗憾之情,又暗藏了希望焦孟阳回去为国效力的深意。尾联“九日菊潭潭上水,定和新酒寿重闱”,诗人以“九日菊潭潭上水”来点出宴会的主题,既是对焦孟阳的祝贺,也是对妻子儿女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