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负休不择地,青苔白石安可弃。
谁言贫仕不择禄,人情一旦如转毂。
东家生子颀且长,西家小儿亦相当。
鱼龙头角或上下,凤毛鸿翼俱翱翔。
九重昨夜下明诏,东家蓬户生光耀。
少年位列执金吾,拥者拥兮趋者趋。
怀宝不售君子节,太息西儿犹服儒。
街前燕雀无虑万,朝朝东飞暮西返。
东家画梁稳可栖,切莫随风飞向西。
西家网罗不可度,门前冷落无遗梯。
嗟哉人情反覆安有公,燕雀亦与人情同。
回身掩户且高卧,安用空罗张晚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伤哉行》。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伤哉行
谁言负休不择地,青苔白石安可弃。
谁言贫仕不择禄?人情一旦如转毂。
东家生子颀且长,西家小儿亦相当。
鱼龙头角或上下,凤毛鸿翼俱翱翔。
九重昨夜下明诏,东家蓬户生光耀。
少年位列执金吾,拥者拥兮趋者趋。
怀宝不售君子节,太息西儿犹服儒。
街前燕雀无虑万,朝朝东飞暮西返。
东家画梁稳可栖,切莫随风飞向西。
西家网罗不可度,门前冷落无遗梯。
嗟哉人情反覆安有公,燕雀亦与人情同。
回身掩户且高卧,安用空罗张晚风。
译文:
伤哉行
谁能说贫穷的人不选择富贵之地?但那些被抛弃的青苔和白石又怎能被抛弃呢?
谁能说贫穷的人不选择富贵的地位?但人们的心意一旦变化就像车轮一样迅速。
东边的人家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儿子,西边的孩子也相当匹配。
鱼头龙角或许上上下下,凤凰羽毛和大雁翅膀都能展翅翱翔。
九重天昨夜降下圣明的诏书,东边的人家突然之间变得光明照耀。
少年人能够位列执金吾,受到拥戴的人和追随他的人都会争相前往。
怀抱珍宝却无法得到回报,只能叹息西边的孩子依然穿着儒家学者的服装。
街前的燕子没有顾虑成千上万,它们总是朝着东方飞去,傍晚又向西返回。
东边的人家的屋梁稳固可靠,可以在那里栖息,千万不要随着大风飘向西边。
西边的人家用网捕鱼,但却无法捕捉到什么,门庭冷落,没有留下梯子。
唉!人的情性变化无常,哪有公正可言?燕子也会像人一样变化莫测。
转过身来关闭门户暂且隐居,何必再用华丽的罗网来等待晚风吹拂?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期所作,通过描绘不同家庭子弟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人物的不同命运。全诗通过对东、西两家子弟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诗的第一句“谁言负休不择地”,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贫穷的人不选择富贵之地,但对于那些被忽视的青苔和白石,又怎么能轻易抛弃呢?这既是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接下来的句子继续展开,描述了东、西两家子弟的不同境遇,以及他们的命运变化。
诗中的东家人虽然地位显赫,但是最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尊重。而西家人则相对贫困,但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的影响。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也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关注。
最后两句“安有公,燕雀亦与人情同”,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它指出了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人之常情,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同时,它也表达了李白自己的观点,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荣辱得失,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李白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