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边开牖复诛茅,夜夜蟠虬杂怒蛟。
客到寒云围蜡烛,酒深明月照山肴。
何人强欲驯龙性,有主还须识燕巢。
容易陆沈惊岁晚,新诗加意作推敲。
译文:
在竹林旁开窗,又诛茅屋,夜夜蟠虬杂怒蛟。
客人来访寒云环绕蜡烛光,酒深明月照亮山肴。
谁能强欲驯龙性,有主还须识燕巢。
容易陆沈惊岁晚,新诗加意作推敲。
注释:
- 竹边开牖复诛茅:竹子旁边开窗,再除掉茅草。诛茅,即除茅。
- 夜夜蟠虬杂怒蛟:夜晚时,盘曲的虬龙与怒蛟混杂在一起。蟠虬,盘旋的龙;怒蛟,愤怒的蛟。
- 客到寒云围蜡烛:客人到来时,寒气笼罩的云团围绕在蜡烛周围。
- 酒深明月照山肴:酒深时明月照耀着山上的食物。山肴,指山上的食物。
- 何人强欲驯龙性:有谁想要驯服龙的本性?
- 有主还须识燕巢:有主人还需要注意燕子筑巢的情况。
- 容易陆沈惊岁晚:容易让人想到沉没的陆地。陆沈,陆地沉没。
- 新诗加意作推敲:创作新诗时要多加思考,斟酌推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首联“竹边开窗复诛茅,夜夜蟠虬杂怒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竹子旁边开窗户,又有茅草除去。夜晚时,盘曲的龙与愤怒的蛟混杂在一起。这里的“竹边”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通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
颔联“客到寒云围蜡烛,酒深明月照山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客人到来时,寒气笼罩的云团围绕在蜡烛周围,酒深时明月照耀着山上的食物。这里的“寒云”可能是指外面的风雪,“蜡烛”可能是客人带来的。
颈联“何人强欲驯龙性,有主还须识燕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有谁会试图驯服龙的本性?如果有主人,还需要注意燕子筑巢的情况。这里的“龙”和“燕巢”都是比喻,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
尾联“容易陆沈惊岁晚,新诗加意作推敲”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容易让人想到沉没的陆地。在这里,诗人用“陆沈”表示生活的艰辛和困境。而“新诗加意作推敲”则表明诗人在写作时更加认真和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