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八月天气清,囿中万木皆秋声。
灵台灵沼足萧爽,似游阆苑登蓬瀛。
长堤迤逦疏杨袅,十里芙蓉香不了。
翠柏阴摇辇路凉,碧梧影动行宫晓。
麋鹿呦呦雉兔肥,鸥鹭浮沉鸿雁飞。
兰菊总芳时可乐,稻粱正熟农无饥。
时哉游豫民心喜,缅想周文可同轨。
惜哉汉武纵高歌,不知耕敛真徒耳。

【注释】

  1. 芦沟晓月 其四 :即《南囿秋风》四首之第四首。
  2. 南郊:在长安城南,是唐王朝每年春秋季举行的祭祀天地、祭五方之神以及祭祖等仪式的地方。
  3. 万木皆秋声:万木皆已凋零,一片萧瑟之声。
  4. 灵台:指太庙中的明堂。
  5. 灵沼:指太庙中的水沼,也称为瑶台。
  6. 阆苑:传说中的神仙宫殿。
  7. 蓬瀛:蓬莱、瀛洲的并称,都是传说中的仙山。
  8. 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
  9. 芙蓉:荷花的美称。
  10. 翠柏:青绿色的柏树。
  11. 辇路:帝王所乘的车马的道路。
  12. 碧梧:青色梧桐。
  13. 麋鹿:鹿的一种。
  14. 雉兔:野鸡和兔子。
  15. 鸥鹭:水鸟。
  16. 兰菊总芳时可乐:兰草和菊花都在这个时候开得很美,人们可以快乐地欣赏它们。
  17. 稻粱正熟农无饥:稻谷和高粱都成熟了,农民没有饥饿。
  18. 时哉游豫民心喜:现在正是欢乐的时候,百姓心里很高兴。
  19. 缅想周文可同轨:回想周文王的治国之道,可以与当时的制度相媲美。
  20. 惜哉汉武纵高歌:可惜汉武帝放纵歌舞。
  21. 不知耕敛真徒耳:不了解农业生产,只是虚度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自然美景,抒发了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同时批评统治者不务农业,沉溺于歌舞享乐的生活。全诗以咏物起兴,然后转入议论,层次清晰,意境开阔。
    描绘了南郊八月天气清爽的景象和囿中树木都呈现出秋天的声音的情景。接着两句写景转入人物活动,表现了人们在秋日里游览的快乐心情,以及他们如置身于仙境的感觉。后六句则是进一步描绘景物,从长堤到芙蓉花,再到碧梧和翠柏,以及辇路旁的凉风和行宫的清晨,都写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最后两句则由景物转到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讽刺了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