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昔者城南杜,居室去天才尺五。
争似中朝供奉郎,夙夜忠勤侍明主。
忆曾随驾征四方,手持栉镊心遑遑。
南临衢婺北淮海,东下毗陵西武昌。
白旄所指无不在,天下承平鬓颜改。
圣上从容问旧时,感叹俄惊三十载。
朝回馆舍即闭门,闲披贝叶忘朝昏。
俱愿清贫得长寿,万岁千秋蒙帝恩。
赠杜监令安道
我听说从前城南的杜,住所离天只有一尺五寸。
比起中朝供奉郎,日夜忠诚勤侍明主。
回忆起曾随驾征四方,手中执栉镊心惶惶。
南临衢婺北淮海,东下毗陵西武昌。
白旄所指无不在,天下承平鬓颜改。
圣上从容问旧时,感叹俄惊三十载。
朝回馆舍即闭门,闲披贝叶忘朝昏。
俱愿清贫得长寿,万岁千秋蒙帝恩。
注释:
- 城南杜:杜指杜牧,城南即长安城南部。
- 中朝:指朝廷,朝廷是皇帝所在的宫城。
- 夙夜:早晚。
- 忠勤:忠诚勤勉。
- 栉镊:梳子和夹子。
- 南临、北淮海、东下、西武昌:都是地名,分别指南方的婺州(今浙江金华)、北方的淮阳(今河南淮阳)与淮南地区,东面的毗陵(今江苏常州)、西边的武昌(今湖北鄂州)。
- 白旄: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承平:太平盛世。
- 圣上:皇帝。
- 从容:镇定自若的样子。
- 旧时:过去的岁月。
- 朝回:早晨回来。
- 闲披:闲暇之时翻阅。
- 贝叶:佛经中的经文卷轴,通常用贝多罗树叶制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任池州刺史时所作。诗中通过追忆与杜监使安道的交往,赞美了杜牧的忠诚和才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