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西来几千里,突兀连峰半天起。
朔风吹雨凝作花,玉龙盐虎相偎倚。
嫩寒澄霁朝暾红,千峰万峰如发蒙。
瑶华散尽锦屏列,露出朵朵金芙蓉。
兹山见说多奇秀,况复清明景偏茂。
日射松梢翠欲流,云开石窦冰成溜。
卷帘坐对情何浓,预为吾民歌岁丰。
瑞麦连云先有兆,遗蝗入地潜深踪。
【注释】
太行:指山西的恒山。霁(jì):雨雪停止,放晴。朔风:北风。凝:凝聚。玉龙盐虎:形容雪的形状像玉龙和盐虎。偎倚:互相靠近。澄:清澈,澄清。暾(tūn)红:日出时红色。蒙:笼罩。瑶华:美玉,这里指山中积雪。锦屏列:像锦绣般的屏风。朵朵:成群的样子。金芙蓉:金色的荷花,这里比喻雪。兹山:此山,指恒山。多奇秀:有很多奇异的美景。况复:况且还有。遗蝗入地:指蝗虫进入土地,造成危害。兆:预兆。遗蝗:未被及时消灭的蝗虫。深踪:潜伏的踪迹,指蝗虫。
【赏析】
这是一首咏恒山的七言歌行。诗人在这首诗里,以“西山霁雪”为题,描绘了恒山的冬景。诗分三段,先写山之高峻突兀,后写天降大雪覆盖群峰,最后写雪消后露出的山色和景象。全诗写得清丽明快,生动活泼,给人以清新之感。
首句“太行西来几千里”,写恒山之高峻突兀。“几千里”是夸张的写法,突出恒山的高峻。“突兀连峰半天起”是第二句。这句用“起”字表现山峰之高,也表现山势之险。
接着写雪后山景。“朔风吹雨凝作花,玉龙盐虎相偎倚。”这两句写山上的雪和山中的冰。“朔风”、“雨”、“花”、“玉龙、“盐虎”都是拟人手法,写出了雪的美丽和奇特。“偎倚”是紧紧靠在一起的意思,写出了冰的坚厚。
第三句“嫩寒澄霁朝暾红,千峰万峰如发蒙。”“朝暾”(zhūn)是初升的太阳,“红”是指日出时太阳的颜色。“蒙”是指山色。这两句写日出时,太阳的红光映照在雪山之上,使山色更加美丽。
第四句“瑶华散尽锦屏列,露出朵朵金芙蓉。”这两句写雪花飘落后,山中的景象。“瑶华”是指雪的颜色,“锦屏列”是指像锦绣般的屏风排列着雪。“朵朵金芙蓉”是指雪就像金芙蓉一样美丽动人。
第五句“兹山见说多奇秀,况复清明景偏茂。”“兹山见说”指传说中此山很神奇美妙。“清明景偏茂”指此山景色特别美好。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此山之美。
第六句“日射松梢翠欲流,云开石窦冰成溜。”这两句写日出时,太阳照射下来,松树的枝叶显得绿得像水一样流动。“云开石窦”是指云开之后露出的石头缝隙中,水流成冰溜。这两句写了日出后的景象。
第七句“卷帘坐对情何浓,预为吾民歌岁丰。”这两句写诗人坐在室内看着外面的景色,心情十分激动。他想到自己的百姓正在丰收,便想为他们唱一首歌祝福他们的丰收。这两句写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以“西山霁雪”为题,描写了恒山的冬天景色。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机。同时,诗中的语言也非常优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