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注释与赏析:

  1. 端坐意不适
    注释:形容作者坐在座位上感到心情不愉快或者不舒适。
    赏析:首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一种内心的不安和不满足。这种情绪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但具体原因需要结合后文理解。

  2. 夏林飒已秋
    注释: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夏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临。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夏天和秋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无情的感慨。

  3.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注释:突然遇到了来自关外的使者,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忧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突如其来的场景:诗人在等待中突然得知有重要的消息,这让他暂时忘记了之前的忧虑。这里的“关外使”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消息或任务,而“暂缓望中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消息的喜悦和解脱。

  4.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注释:野外的太阳正在慢慢落下,池塘里的烟雾也随着夕阳的余晖而渐渐消散。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5.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注释:想要说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独自一人登上竹西楼。
    赏析: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他虽然想要向朋友倾诉,但却没有合适的对象和场合。于是,他只能选择独自一人登上竹西楼,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竹西楼”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诗人的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总之,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无助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