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兼旬水没塍,江村凉思陡然增。
鸿来雁去非迎送,扇故衣新岂爱憎。
远戍有书终可到,小楼无赋且须登。
不知明日还晴否,船过湖南听采菱。

【注释】

新秋寄德邻:诗人在秋天写信给德邻,抒发自己的感情。

塍(chéng):田埂(nèi)。

鸿:鸿雁。

雁去:大雁飞走。

迎送:指人分别时的接待和款待。

扇:用纸或布等制成的挡风的工具。

衣:衣物。

远戍:边远的城镇。

采菱:采莲。

【译文】

连绵下了十天雨,田野里的水淹没了田埂;想到江边的村庄,心里不禁感到一阵寒意。

鸿雁大雁飞来又飞去,并不是为了迎接或送别;扇子换旧换新,难道是喜爱或讨厌?

有书信送到远方的边镇,我就可以安心读书写作;小楼上没有人作诗填词,暂且吟咏一下也无妨。

不知明天天气是否晴朗,船过湖南时听一听那里的采菱声。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在新秋时节与友人通信的情景,并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插入了一封信的内容,结构紧凑而富有韵律感。首句“一雨兼旬水没塍”中的“兼旬”,意为十天。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景象:田野里积水淹没了田埂。“江村凉思陡然增”中的“江村”,“凉思”,都是点出季节特征,即秋天来临,天气变凉,思念之情自然随之增加。

次句“鸿来雁去非迎送”中“迎送”,这里理解为“迎来送去”。鸿雁、大雁飞来飞去,并不是为了迎接或送别,而是迁徙到南方越冬,这一句既写出了鸿雁、大雁的特性,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它们的同情。“扇故衣新岂爱憎”中的“爱憎”,意为喜爱或厌恶,这句诗的意思是:“扇子换了新的,衣裳换成了旧的,难道是因为喜欢或讨厌吗?”这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换衣服,不是因为喜欢或讨厌,而是需要。

第三句“远戍有书终可到”中“戍”,指驻守边疆的军队。《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诗是西周大夫通过黍稷之苗自比其忧国忧民之心。这里的“远戍”,就是驻守边塞的军队。第四句“小楼无赋且须登”中“登”,指登上小楼。这句意思是:小楼没有赋诗填词的事了,可以登楼吟诗填词了。这句是说自己要登楼作赋了。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不知明日还晴否,船过湖南听采菱”,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他希望自己能够平安无事,能够听到采菱女唱采菱歌。这里的“晴”,可以理解为天气晴朗;也可以理解为生活顺利,心情愉快。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但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